化开始分析,继而讨论人口需求对房产行业的影响。
讲完需求,又开始说供给方改革,中间夹杂着不少个人的见解,大约是为了照顾寇依,一席话深入浅出,分析得清清楚楚。
与郑莲华的收缩政策不同,寇建国在市场扩张上显得更加的捍猛。
他当然知道地产行业经历过几年的发热,现在已经到了退烧阶段。但,作为行业的龙头,为了回笼资金,保存自己的优势,应当更加主动地前进。
话里行间,还瞄准了三四线城市的蓝海。
平心而论,如果寇依上辈子毫无社会阅历的她,八成会被眼前的大饼忽悠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加入天澜,为家族生意尽一份心力。
但寇依不是。
她当过粉丝数百万的大主播,也亲自参加过公司的运营,知道所有生意都有两面,也知道当老板忽悠死人不偿命的尿性。
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三四线城市是所有房企的新目标,可在考虑市场扩张时,怎么可能不考虑成本?
现实是,随着相关金融政策的紧缩,购房条件只会越来越严苛,如此一来,购房需求减少,沉入三四线城市的成本怎么能够得到补偿?
寇依心中并不认同寇建国的盲目自信,但也没有出口反驳,她想等一等看,寇建国到底能够给出她什么样的“合理解释”。
寇建国激昂地说:“天澜在初创阶段,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小开发商里脱颖而出,就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现在日子好过了,反倒是懈怠了。”
“小依,我知道你母亲也是为了公司好,但是问题不能是她那样思考。女人细心,平时经营是一把好手,但到了真正需要决策的关头,还是需要果决一些。”
寇依闻言精神一振。
来了,性别歧视!
它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正如莲华秘书所说的那样,女性高管看似风光,但所受到的限制却是男性的几倍。做一个假设,如果郑莲华与寇建国的关系不是夫妻,而是同性友人一起创业,现在未必还有寇建国的位置。
同样的道理,郑莲华收缩政策提出,换做别的男性高管或许会被看成谨慎,但由她提出来,就成了“妇人之仁”、“胆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