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她这件事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执意要去做。
而想要做成这件事,就必须向彰华求助。
所以,明明说好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说好情缘已断一别两宽的,可她还是厚着脸皮回来了。
她知道她是一个大麻烦。
她更知道彰华本身就已经有很多很多天大的麻烦要处理。
可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回来试一试。
对不起啊,我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累赘般的存在啊。
而你,拥抱了这样的我……
谢谢。
彰华跟着谢长晏走上马车,彰华向赶车的孟不离比了个手势后,马车便继续前行了。
谢长晏将一个软垫推到他面前,低声道:“请坐。”
彰华跪坐下,打量车内的一切。
这种谢长晏自创的巨型马车,这两年风靡了运河沿岸,人们亲切地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走屋”,十分适合全家踏青游玩。只不过京中人流熙攘,此车太过庞大,不利出行,因此未在玉京流通。
彰华虽听说已久,却还是第一次得见。
谢长晏这辆,显然与胡家别的走屋不太一样,内设更为精巧独特。比如用来隔挡内室的折门上挂了一道布帘,就与寻常帘子不一样,五颜六色,各种材质,彰华不禁多看了几眼。
谢长晏留意到了,便在旁解说道:“此帘是我每到一处,采选一款当地自产土布,汇编而成。全帘共计七十六块布,从材质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地的不同。北境酷冷,却好艳色,布料以皮草革绒为主;南域则爱淡雅轻薄,盛产丝绸;秦山多矿,所以百姓出于耐脏耐磨的需求,自产暗色粗布;滨州临海,则追求防潮易干……”
彰华的目光从帘子转到了谢长晏身上。
两年前,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来自清高避世的谢氏,满脑子诗词歌赋、礼仪法规,不知民生疾苦。
两年后,她为他讲解她的帘子,对大燕各地如数家珍。
彰华想起《朝海暮梧录》里那些洋溢着欢快风趣的字句,那本该是最适合这个女孩的生活方式。然而,海阔天空,终究一梦。一朝梦醒,身置囚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