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抱几把。”霍笙怕背篓里的猪草太重,赵卫东走路一瘸一拐的,腿没好全,背这么一背篓的东西,要是不小心掉沟了怎么办,她跟着过来就是来帮忙的。
赵卫东本来都走了两步了,听到霍笙的声音,转头,浓黑的眉毛纠结在了一起,随后从背篓里拿了一把野猪草出来给霍笙,“拿着,多了没有。”
这胳膊粗的一把野猪草也太没重量了,拿下这么一把,不见得赵卫东背篓的重量能少多少,霍笙还想说什么,但前面赵卫东已经走了,她赶忙拿着猪草跟在了赵卫东屁股后面。
家里多了两头小猪崽,还是好不容易弄到手的,赵卫东这段时间都拿新鲜的野猪草喂养着,要想长的更好更快,顿顿喂谷糠麦麸之类的东西会更好,但条件不允许,家里没那么多的谷糠给他用。
于是赵卫东就只能把切细的野猪草和谷糠拌在一起,放在大锅里,煮熟之后喂养猪崽,这样,麻烦了些的,但吃的好,猪才能出栏快。
不过,这个方法猪再喂都长的慢,现在还没有什么饲料之类的东西,都是靠着喂新鲜的猪草来养猪,所以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左右猪才能出栏养成。
赵卫东在家喂猪养鸡养鹅,去队上工的时间没几天,霍笙估计他现在目前应该是指着这两头猪崽的,不打算靠工分吃饭了,赵卫东又不要霍笙给的钱,霍笙便打算和之前三队上的一个男知青借两本关于养殖的书给他,她记得之前还在三队上的时候,有次出工见那个知青拿在手上,书壳上有着“养殖”两个字。
上三队去问了之后,确实是两本讲养殖的,种树种棉花的。
这两本书是男知青在老家的旧书店淘的,就看着玩玩,打发打发时间,他们知青是要用笔和知识吃饭的,而不是种地,买回来之后,他出工的时候带出去过几次,翻了几页就没再看了,一直搁着箱子里落灰。
见霍笙要借,那个男知青也好说话,去箱子里把书翻了出来,但不知想到了什么,商量着说道:“霍知青,你要的话就直接买了,借来借去我也不方便……你要不要,我就要买时候的一半钱,不要的话,借你也成。”有这个机会就卖了,还能有几个钱,比借给人强,留着还占地方。
知青下乡的日子不好过,除非是家里像吴新志一样能供应着伙食,不然顿顿吃的清汤寡水,就是喝一碗粥,一勺下去,基本都是看不见米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