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你别忘了,这鱼可不是谁家养的。那鱼长在湖里,村民们都有份。这第一次去捞大家不在意,那经常去抓,并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其他人还会大度的不在意吗?同理,山上的那些山货,你捡的多了,我捡的少了。长此以往,你说村民们会不会斗得像乌眼鸡一样?”
“会!一定会!”村长冷汗都要下来了,这些日子乍然找到个发财门路,却没有思考到这深层次的隐忧。贾家村历来和睦可不代表人没有私心呀。“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贾珍珍缓了口气,终于说到正题了。
“在南方特区,我听说有一种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一个公司,以村里的土地、山林、河流等资源入股,由投资人出钱,规划运营,共同发展。村民们成为公司的股东,像城市的工人一样上下班。”
“这……这不又成了大锅饭时期了吗?”以贾村长现在的思想境界,理解不了后世已经被普遍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这二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前则是强制性的,没有目标没有领头羊,村民们没有集体意识。不管有没有分担工作,都能从中受益。长此以往,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大家都浑水摸鱼了。
后则嘛,要吸取经验教训了,要让大家自觉自愿的想要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是这艘大船上的一员,只有大家都劲往一处使,咱们这条船才能划得更快走得更远。当然船上肯定是要有一个掌舵人来指导方向,否则就乱了套了。”
贾村长听得目瞪口呆,歇了一会儿,灌了一大口茶水,咕咚咕咚的咽了下去,仿佛这样就能消化刚刚所听到的那些新思维似的。他隐隐绰绰知道这是能影响贾家村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能决定他这个第38代村长兼族长是否能在族谱上写下一笔的转折。这个时候,什么辈分什么长辈的威严他都抛开了。他恨不得像评书里讲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大神出山一般的虔诚了。贾村长给珍珍到了一杯水。
“来,喝点水,润润喉咙。咱爷俩今天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咱们就交交心,别说那些大话套话。你就直接以咱们村来举例,你说咱们怎么办?”
“大伯,我的想法还没成熟。”贾珍珍看着他的神色,有些不敢再说下去。
“就说你那不成熟的想法。反正我知道你是咱贾家村里出来的娃,不会对父老乡亲有什么坏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