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一起组团吧!”
于是在后来的美术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的以日出为主题的优异作品,这令各大评论家、鉴赏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中意画日出的,就有中意喜欢拍摄星光璀璨照耀山谷的画面。这是一位中年的摄影师,他听村里的小孩子们闲聊,说起了夏夜里躺在谷草堆里听蝈蝈叫,数天上星星的情景。也许是孩子们描述的话语勾起了他小时候的回忆,第一晚上他没有带任何器材,就跟孩子们一起安安静静的躺在谷草堆里,看日月星辰的变化。如琉璃一般清澈的夜空里,藏蓝色的天幕下,万籁俱寂,只有明亮的星子在闪烁着,亘古不变。人置身其间如蝼蚁般渺小。仿佛入了道似的,这位摄影师只一心一意的拍摄这星辰变化,其他的全然不看。数个夜晚的潜心守候,再加上村子的灵气逼人,才有了后来名噪一时的《暗夜星空》。
学油画的则对人物肖像画情有独钟。有的关注孩童们,画他们童稚可爱的嬉戏;葵花从中的眼神明亮动人的小姑娘。劳动村民们的力与美则是另外一种风情。尤其是山里的汉子们,在看到地头摆上了画架,一个个干活的时候更是卖力了,于是汗珠、肌rou线条成为了表现的出题。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则显得内敛许多,对着大家伙大长枪短炮、打量的视线微微有些羞涩,值得被打量了无数遍以后,才自如了许多,专注麻利的做着手里的活计,不去管其他。忙完了收工的时候,才结伴凑到画布前,讨论着谁被画的最俊。
上了年纪的画家、摄影师们则对着有沧桑感的老人们更具灵感。尤其是村里的老人们喜欢扎堆,或是结伴去到河流的源头处取日常烧茶的水,数十位白发老人挑着小巧的水桶精神矍铄的在山路上前行,那画面一经拍摄出就引来观众、评委们的很大质疑。一是质疑哪里有这么多白发苍苍却又健康硬朗的老人们?怀疑这副作品是摆拍。二是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还跋山涉水的,是不是被虐待?
直到更多的老人们的生活细节被画作、照片所勾勒出来。晴天,一群老人们聚集在高大茂密的黄桷树下下棋、谈天说地的闲适画面。蓝天、古树与老人的画面显得那样的生意盎然,仿佛互相比拼着谁更长寿健康似的。百岁老阿婆穿着朴素的灰蓝色褂子,坐在自家院子前的石阶上,挑拣着簸箕里粉色蔷薇花朵里的杂质的画像,则又达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美的体验。青砖白墙黑瓦的背景下,一条淡黄色的石头台阶延伸到远处,老人神态安详的做着手上的活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