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陪往四品翎顶长史一名,负责办理公主府一切外务。另设有六七品典仪各一名,负责协理长史。
内放二等护卫四名,三等护卫四名,负责公主安危。
掌事嬷嬷、嬷嬷妈(乳母)各一名。但掌事嬷嬷一职,多数时候都由乳母兼任,负责管理内院。
女子共十名,分为头等女子两名,二等女子四名,三等女子四名,负责服侍公主日常起居。
另有庄头二名,人丁十户,为公主府仆役。
如容温这般嫁往外藩的公主,还会陪嫁数名唱戏杂耍的伶人,以供消遣玩乐。
这杂七杂八加起来,近百人,全由内务府选送。
早在容温大婚之前,孙嬷嬷便借着乳嬷嬷加掌事嬷嬷的名义,明里暗里来往内务府数次,收买人心。打的,自然是将来尽揽公主府权柄的主意。
孙嬷嬷这些小动作,容温全看在眼里。只是当时尚在宫中,替她cao持婚事的贵妃都不曾指摘孙嬷嬷如此行事有何不妥。她一个没有依仗,性子又淡的公主,自也懒得计较什么。
可孙嬷嬷今日之举,是彻底触到她的逆鳞上了。
早在她十来岁,还不到指婚的年龄。眼明心亮的太皇太后早料到她未来的归处,告诫过她。
“生为皇嗣,既享天下供养,便得反哺万民。蒙古平,大清安,苍生福祉。”
困于礼法规矩,大清公主既不能征战沙场,也不能献策庙堂。唯一能反哺万民的机会,便是和亲。
彼时容温年纪尚小,也算不得是个顶有家国大义想法的姑娘,她害怕举目无亲的茫茫草原,想说她本不是皇嗣。
这般重的责任,她不愿担,也担不起。
可辩驳的话到了嘴边,却无论如何都开不了口。
她两岁时被皇帝收为养女。
起因虽是皇帝后宫子嗣早夭者,十有**。萨满作法仆算,言明她八字贵重,生来带福,抱养进宫可为皇嗣挡灾招福。皇帝当时已别无他法,死马当活马医,真接了她入宫。
皇帝此举私心昭然,但不可否认,这份私心救了她的命。
若非如此,这会儿她怕是早如恭亲王府里的两个同胞mei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