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四月廿七是个好日子,宜会亲友,忌装 .逼。
暮春初夏的日头有些暖洋洋的意思,风却又自是自的微凉。
皇家东苑紧邻着宫城东门,原先的时候御苑位于盛安城外东郊,足足占了一个大山头,专供皇家宴会游乐。后来到了前朝哀帝时,因皇后身体不佳,不喜奔波,哀帝为了讨皇后欢心,便斥了重金在宫城旁生生造出一个小山头做了御苑,修竹茂林,曲水流觞,假山叠石,千草百卉,一样不少。为此占了好大一块民用地,耗了不少人力物资,民怨载道,言官谏言谏得嘴秃噜了皮儿。
先帝举事之时,这便也成了哀帝浓墨重彩的一笔罪状。
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帝举事成功建立了楚朝后,洛家人不仅沿用了越朝的皇宫,连带着把东苑也一并享用了,甚至还打通了东苑与内苑的路,皇上皇子皇后皇妃在这里办着各种聚会宴席,不亦乐乎。
琼林宴便是在此处办的,春风宴自然也就在此处办了。
东苑有处假山,引了活水做了瀑布,瀑布之下凿了石湖,湖口又开了一道渠,流水便顺着沟渠沿着地势蜿蜒而下成了曲溪,曲溪两岸则是青草地,草地后便是茂密的青竹林。
洛摇光便是择了此处办春风宴,她命人在湖面上搭了座平阔的台子,做宴席表演之用,大台子旁又搭了座稍高些许的小台子,置了软榻宽桌,极为舒适,是给自己和洛衍书准备的。曲溪两岸则摆放上了竹席案几,是宾客的座位,因地势是从湖面开始由高至下,所以宾客在座位上略一偏头便能看见台上的光景。
洛摇光大笔一挥,给此处命名为兰亭台。原因无他,当初写文写春风宴时的设计灵感全来自于《兰亭集序》,虽然这个架空的时代里没有王羲之的存在,但是向来重视版权著作的她还是决定以题名致敬前辈。
受邀的士子和小姐来到此处看见的便是翠竹之间,流水潺潺,案席古朴雅致,水面漂着木盘,盘上置着酒杯,风来时竹林沙沙,间或闻一两声清脆鸟啼,席地而坐,颇有些名士风流之感。
众人皆感叹,不想一向深居简出的长公主竟有这般玲珑心思与才趣。
宴席定在申时开始,过了未时便陆陆续续有士子和小姐们到了,分别按着科考名次和家世官爵阶位从上而下入了座,男在东,女在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