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竟能对此曲信手拈来?
众人只听得琴声悠扬,松沉而旷远,间或夹杂着流水竹林之声,一时仿佛入了境,竟似乎真身穿蓑衣,手持芒杖,穿过竹林缓缓而来,淡看风雨,只叹一声风波定。
技艺娴熟,琴声流畅准确已实属不易,然而更难得的是如此韶华年纪琴音之中便能有这番的豁达旷然,甚至还带了几分禅意。
众人一时听入了迷,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台上还有一个人在绣着字。
晏清毓看着台上抚琴的女子,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相国寺的禅房里那个为了练琴十根手指尽数磨破却不哭不闹依然不停歇的倔强小丫头。那时世人皆道公主性子极好,他却总觉得她的性子最为刚烈,只是过于仁善,才显得有些文弱。他总担心她会因为极善又极刚的性子误了此生,可不知为何,如今见了几次后他竟放心了不少。
当琴声停下,安絮然将完成的绣屏往台前推了一推时,众人才发觉半个时辰竟然就这样过去了。
而半个时辰之间安絮然也当真完成了刺绣,众人只见素绢上用墨线绣着:
一朝金榜,两泪涟涟。只道三元喜,哪闻四时寂,五经难诵六艺繁。七步诗,八方乱,丹心朝奏九重天。十年寒窗无人问,百转柔肠空许月。我自千金散尽换美酒,万古江山君莫愁。
内容倒是中规中矩的祝贺新科进士的诗,巧妙的却是长短句错落,由一至万,数字相连。不过但凡才学好些的世家子女,下一下功夫倒也都能做出来。
然而还不等众人礼貌性地夸一夸,安絮然却转动了屏风,将屏风的背面呈现在众人面前,众人这厢一看,才发自真心地鼓掌称赞。
屏风背后同样用墨线工整得绣着一首数字诗:
万户捣衣,千里婵娟。凭栏百般想,倚窗十年妆,九华帐醒八月凉。七夕盼,六桥夜,罗衾难耐五更寒。四弦不似琵琶声,三夜频梦见君意。争教两处销魂不羡仙,一生一世一双人。
短短半个时辰内,安絮然不仅仅是左右开弓,绣得还是一副双面绣,双面绣的难度众所周知,足见其刺绣功夫了得,怕是整个盛安无人能出其右。
更别说此番的细腻心思,若第一首数字诗只是一首中规中矩的士子诗,那么第二首诗则是一首柔情悱恻的闺中诗,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