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情, 再过几个月, 戎敌会再破两城,娄海关失守,平远将军战死, 兵将退至玉连关。”
谢翎一惊,悚然看向她:“玉连关乃是中原最为重要的关口, 若是失守, 就相当于将我大乾的大门向戎敌敞开了。”
施婳点点头,道:“戎敌兵至玉连关, 会向我朝投书求贡,到时候朝臣会分为两派,一主战,一主和。”
她说到这里,将医案放下来,望着谢翎,道:“但是兵部上下一力主和,再加上戎敌以边疆四个城池的百姓性命要挟,皇上同意了。”
谢翎听了,微微摇头,皱着眉道:“此事不妥,戎敌性情贪婪,必然不会轻易退兵。”
施婳道:“所以后来增开了马市,七月,兵部尚书下狱弃市,兵部左右侍郎皆被流放边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主和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受了牵连,丢冠罢职都算好事了。”
她语气平静,声音不大,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无比心惊,谢翎看着烛光在施婳明澈的眸中跳跃着,仿佛透过那双眼眸,能看到当年的那一番腥风血雨。
他在脑中急剧地思索着,道:“可是以皇上的脾性,不可能轻易同意谈和。”
然而最后为什么还是妥协了?谢翎百思不得其解,倏然间,脑中灵光一现,不是不想战,而是不能战。
他蓦然就想起了去年岑州官员贪墨的案子来,如果国库亏空,暂时拨不出军饷,无力支持这一场长久之战呢?
今年年初,朝廷来了个大清算,据说是因为去岁开支的事情,皇上一连发落了不少官员……
这样一来,就完全说得通了,大乾国库亏空,甚至无法支撑军饷粮草,只能同意戎敌的求贡,自太高祖皇帝始,戎敌屡屡侵袭大乾边境,数百年来,大乾朝还没有向戎敌谈和的先例,宣和帝历来自视明君圣主,这件事情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污点一般的存在。
宣和帝自己是不会有错的,错的都是那些极力主张求和的朝臣。
谢翎转瞬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关窍,慢慢地吸了一口凉气,短短几念之间,他几乎可以预见未来一年的朝廷局势,会是何等的险峻!
而他那时恰好就在旋涡中心,兵部。
燃烧的烛火突然劈啪爆出了一个灯花,在寂静的室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