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母私下同闺女道,“过去跟大顺好好过,先生个儿子是正经。”
褚韶华点点头。她娘没跟她哭穷,倒是王燕儿话里话外的日子不大好过,褚韶华叹口气,“我跟大顺哥成亲半个月,他就往北京去了。我现在,连个孩子都没有。大嫂也为我想一想吧。我想多拿只鸡回来,婆婆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褚母忙说王燕儿,“别说这个了,你meimei刚嫁过去,日子不容易。”
王燕儿可没看出褚韶华哪里不容易来,杏脸桃腮的,比以前在家时精气神儿更好。在婆家不如意的媳妇什么样,褚韶华又是什么样,以为她瞎,看不出来哪!
不过,褚韶华去北京在即,王燕儿也不肯平白得罪她,便打叠起精神奉承起小姑子来。
要说褚家做事也够看的,褚韶华回家一趟,又说要往北京去的,再回来怕得年下了。结果,就中午在家吃了顿饭,娘家连窝头也没包一包让她带身上。不要说穷家富路,就是穷家穷路也没这一道儿。
真不怪陈太太对褚家一直有意见,就是褚韶华瞧自己娘家也说不出什么长脸的话来。
褚韶华面色自若的辞了娘家人,至于陈老爷给她的二两银子,便搁在褚韶华的里衣口袋里,动都没动。
第27章 到北京
好在褚韶华对娘家早有心理准备,陈二顺也知道褚家现在是败了的,并不以为意。故而,午饭之后,褚韶华说婆家那里还得回去收拾东西,也就跟陈二顺回婆家去了。
褚家自穷了,这些不开面儿的事不是一件两件。没想到,宋家也着实没比褚家强到哪儿去。宋舅妈倒是带了仨瓜俩枣的过来,却是打的主意不小,话里话外的跟陈太太打听起两仓粮食来。陈太太虽说心里偏着娘家,那是对着两房儿媳妇的时候,偏疼侄女一些。她现在儿子都娶媳妇了,自是拿自家更重的,何况今年还跟这弟媳妇吵过一架,当下就说要带北京去。宋舅妈笑,“唉哟,大老远的带两仓粮食去,还不够车马费哪。我听说,北京都是吃洋面粉的地界儿。嫂子你这一去北京,哪里还用吃咱们村儿的这些个粗食粗面的,都是跟着姐夫享福去喽。”
陈太太半点儿不傻,道,“没事儿,这不还有俩媳妇哪,她们都爱吃家里的粗粮粗面。”一句话险没把宋舅妈噎死。
宋舅妈是陈太太的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