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说话是说日本语的。陈大顺专门学的卖东西的洋话,起码会说四国语的。褚韶华来了精神,叫大顺哥说给她听听。
褚韶华平时便是个嘴巴乖巧的,大顺哥说几句洋文,她竟能学的差不离。陈大顺直说,“可比我当初学的快,我当初都是拿汉字记上,时不时就要背一背,时间长了,才熟了的。”
褚韶华笑,“我小时候学说话就很早,别的孩子得一周才开口说话,我十个月时就会叫爹娘了。”
褚韶华喜欢跟大顺哥打听些外头的事,外头剪辫子的事,还有外头做生意的事。陈大顺与褚韶华这对小夫妻,自打成亲时就好的一人一般,平日间只在在一处,就有说不完的话。陈大顺同褚韶华道,“其实洋人好应付,就是这洋话,学个三四种买东西用的话,也就够了。那些说方言的才愁人哪,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这些地方的话还好听懂一些,唉哟,那些个南方人,有些个不会说北京话的,上来就跟你说他们的家乡话。他们南方话还特别不一样,四川话很好懂,湖南湖北的话就够叫人听不懂了,江浙话更难听懂。要是做生意,这些地方的方言也都要懂一些。”
褚韶华感慨,“要不说做生意不容易哪,就是柜上的伙计,那也不是寻常人能当的。”
陈大顺笑,“熟悉了也就好了。”
褚韶华跟丈夫说,“大顺哥,我知道咱家的俩铺子在哪儿了,以后别叫伙计来提饭盒子了,我送过去就成。不然,要是赶上正忙的时候,还得分派出人手过来拿饭,也耽误事。我送去是一样的。”
陈大顺还担心说,“你可小心些,别走丢了。”自打宋苹险些走丢,陈大顺也挺担心他媳妇。褚韶华白丈夫一眼,“我什么时候走丢过?”就是宋苹,不是褚韶华瞧不上她,就走丢了一回,从此便落下个不能出胡同的毛病,说是一出胡同就脑袋发懵。这等无能之人,也是褚韶华平生罕见了,要褚韶华说,丢一回可怎么了,不是没有走路容易走迷糊的人,那种天生不记路的人也是有的。难道丢一回就吓着了,正因丢了一回,才该多出门走一走,多走走不就知道了!
宋苹倒好,吓的不敢出门了。
褚韶华不是瞧不起笨人,她是真心瞧不起怂人。
褚韶华不怕出门,她每天出门采买,还颇有成果,给家里做了回生意。倒不是铺子里的生意,是家里带来的粮食生意。既有小麦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