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用代入法!”
大家口号都喊得挺响,可是真当拿起笔来做题的时候,又会发现,似乎每个题干都有用,但每个题干都没那么有用……所以,不起眼的题干是哪个?
拿出参考答案来瞅瞅,立马福至心灵,对比着题干仔细一分析,立马就化身事后诸葛亮,一边拍腿暗恨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想清楚就动笔,一边总结辨认‘不起眼题干’的规律。
等他们把规律总结好之后,立马就拿出另外一套题目来,准备验证一下自己的‘解题心法’管不管用,然后……他们就又懵掉了。
所有题干看着都有用啊!
无用题干该怎么辨认来着?
就这样,在教研室开会的数学老师们足足刷了四套题,除了得到一个‘代入法不能用’的规律之外,其它什么都没有总结出来。
教研组的组长无奈扶额,“我算是看明白了,这高考命题组的人太鸡贼了。或许让我们研究个一年半载,能够摸出他们命题的一些套路来,但如果仅是让我们研究十天半月,根本研究不透的。大概这就是卫教授的能耐吧,明明考察的知识点都挺简单,可大多数人都败在了审题这一关上。”
另外一个老师也附和说,“我也揣测出卫教授的出题意图了,她就是想要单纯地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不给学生留任何钻空子的机会。你们看看这些题目,之前我们教给学生的那些技巧,没有一个能派上用场的。其实这些……我们早该想到了,毕竟数学课本上的题目就那么灵活,卫教授没道理把高考题目命的比课本上还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