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家里人口少了些,有些冷清。待明年弟弟娶了弟媳,春娇也该有孩子了,这家里就会热闹起来。
是啊,明年春娇是该有消息了,毕竟在这件事上,易峋可是十分的卖力勤奋。这一点,他有把握。
吃过了年夜饭,一家子守岁。
到了子时,兄弟俩出门放鞭炮。秦春娇则在厨房里,按着鞭炮的声响,把事先包好的饺子,一枚枚的下进开水锅中。
如果家中有孩子,这饺子里还要挑一枚包上糖栗子,故意叫孩子吃到,寓意甜美如意。
但现下家里还没有孩子,当然不用这么做了。
这么想着,秦春娇不由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小腹,那里还是平坦无比。总也快了,她峋哥可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勤快的“耕耘”着。饺子锅里的热气,将她的脸蒸的有些红。
过了年三十,初一便是乡亲邻里相互串门拜年的日子了。
易家如今是村里头一个大户,赶着来拜年的,几乎踏破了门槛,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黄里正带着女儿也来了,听说他们一家子年后要迁到京里去,黄里正还为他女儿的亲事担心了几分。待听易峋言说,过了初七,就请媒人上门提亲,黄老爹的一颗心这才放在肚子里。
到了初二,就是已婚的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
这日一早,易峋和秦春娇便坐了马车,往城里去。
同去的还有易嶟,毕竟这两口子是打算在京里小住几日的,除了能让秦春娇和她爹娘好生聚聚,二来也是要把那宅子逐渐收拾出来。独留易嶟一个人在家,也是没有意思。
到了陈府,陈长青和刘氏早就等着了,陈德修也留在家中,没有出门会友。见了他们三人到来,都很是高兴。
一家子五口人,热闹的过了个初二。
当天晚上,刘氏把陈长青撵去了书房,和女儿睡了一屋。
母女两个,说了半宿的悄悄话。
自从初三起,秦春娇便留在陈府里,和母亲作伴。
易峋与易嶟兄弟两个,则去了那买下来的翰林府里,四处看了看,哪里该修整,又需要添置什么,都记录下来,也自己着手慢慢收拾着,以便天暖和了就能搬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