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量。没有这些图纸,大清国再研究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发明制造出来。
他看着小太子,心里又涌起来那个想法,到底是什么人,能记住这么多的绝密军事资料,还能记得那些玻璃啊,精油,肥皂啊,这些方子?
小太子的精神力还没收回,感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好奇。认真回答:“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最为实用,易于生产,精准可靠的火铳,虽然它们不是最完美的。”
“它们的设计者都是天才,就像黄履庄一样的天才。戴锌的能力在于改进和制造,在发明这一块还有所欠缺,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实际情况造成的吧。”
康熙皇帝抽了抽嘴角。实际情况?不就是说他以前重视洋人压制汉人吗?
小太子看着康熙皇帝的表情,有点迷茫,难道皇阿玛好奇的不是这个?
康熙皇帝看着小太子懵懵懂懂的样子,终于没忍住抚了抚额头。“这些图纸你都有?火炮的有吗?”
小太子接着拿起毛笔,慢慢的画出来一副简单的,二百年后常用的火炮图。 “皇阿玛,请看。大致的原理其实和火铳差不过,后膛装填炮弹,在利用螺旋膛线改进一下精准度和射击距离,关键是这里,可以缓冲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的弹性炮架。”
“弹性炮架不光可以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大大的减轻。还能缓和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提高发射速度和精度。这张图就是火炮的基本结构,根据它不停的改进就好。”
“胤礽,你,是哪里人?” 其实康熙皇帝真心的想问,你是汉人吗?可是又问不出口,他害怕那个答案。如果胤礽是个汉人,会不会最终要复兴汉室?那是康熙不能接受也不想接受的答案。
“皇阿玛,儿臣是华夏人,一半的华夏血脉。”小太子一愣,不知道皇阿玛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老实的回答。
他的母亲是人鱼,所以是一半的华夏血脉。但是人鱼这个事情,小太子是不打算说出来的,不管这个世界有没有人鱼。他也没想过去寻找人鱼的踪迹,既然史书上没有,那就当做没有,不要去打扰人鱼的安宁生活。
一半的华夏血脉,好! 好! 好!
康熙皇帝在殿里疾步转了一圈。他简直要仰天长啸一声,吐出这段时间憋在心理的压抑。不管小太子的另一半血脉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