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鉴和十三娘是这样若即若离的态度,捧灯经过那次初会,可被瑞秋给吓坏了,见了面就躲。因为年龄相仿,身份地位相仿,有时候瑞秋还故意往上凑,甚至装模作样娇滴滴地叫一声:“捧灯哥。”捧灯总是吓个哆嗦,连连摆手:“别,别,大姑,我不是你哥,我没那么大的妹子。”这种欠招的话又总会惹来瑞秋的追打。
刘鉴在北京碰上殿瓦闹邪的事情,教宋礼去南京尚宝司讨取燕明刀,这事是越赶越好,免得出岔,所以想到了十三娘主仆,写了封信,请她们帮忙把燕明刀送到北京来。她们都是剑侠,不但可保此物平安,脚程还快,虽说不能真的“御风而行”,也肯定快过了工曹的奔马。可是十三娘没来,只有瑞秋一个到了柏林寺——知客僧一说身量高的女子,刘鉴和捧灯就都知道是她了。
主仆二人拐出后院僧舍,远远地就看到瑞秋一身短打扮站在大雄宝殿旁边——不过两年的功夫,她现在长得比刘鉴都要高了——大概是为怕路上扎眼,还用块素巾裹住了头发。刘鉴正往前走,捧灯却朝后缩:“爷,我就不去见她了吧。”
刘鉴转头朝捧灯一瞪眼:“你但凡别嘴欠,她也不会打你。”
捧灯满脸委屈地眨眨眼睛:“这丫头跟爷您还有骆小姐不一样,她不读书,不懂好赖话,我夸她她也当我在骂她。”刘鉴撇撇嘴:“她不懂好赖话?是你不会说好赖话吧。算了,不想见她就暂且不见,你赶紧去工曹通知宋大人一声,叫他去禁城工地附近等着我。”
捧灯如蒙大赦地转身就跑。
刘鉴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捧灯的背影喊一声:“别忘了带上那个箱子!”
“遵命!”捧灯答应着,一溜烟地朝斜刺里逃出去了。
知客僧把刘鉴带到大雄宝殿旁边,双手合什,唱个佛号就离开了。瑞秋走近来朝刘鉴一福:“刘老爷。”刘鉴问她:“骆小姐就派你一个来的吗?燕明刀可捎来了?”
瑞秋皱了皱眉头:“刘老爷吩咐的事情,我家小姐怎么敢不亲自去办?可是咱们沿着运河北上,跑到半路,在东昌府附近,小姐突然就停下了脚步,把东西交给我,说:‘有人追来了,我得拦阻他一阵,瑞秋,你先去北京城,把东西交给刘大人吧。’”
刘惇
刘惇字子仁,汉末三国的数术家。《三国志?吴书》里记载说,刘惇本是平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