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儿子才好,未料这事像是有定数似的,几年过去,后面也只生得两个女儿来。
虽则多少有些失望,但李家有了几代单传的先例在,时日长了倒也能想得开。
只是叫外人瞧着,就是这李家的香火不旺盛,子嗣稀薄,多少缺了点福气。
时下不少人家结亲都爱挑选人丁兴旺的人家。
孙氏五十出头的年纪,两鬓些许夹了几根银丝,活到这个岁数,老太太最满意得意的事有两件,一是自家是京城人,二个是孙子辈儿出了个会读书的小子。
李家唯一的孙子,取名叫李成则,如今已二十岁足,早到了该娶亲的年龄,孙氏从他十六岁时就开始留意相看,来来去去暗地看了不下数十家,但一直到现在未定下来。
却原来是李成则自小被送去读书,不知什么时候起渐渐自视甚高起来,如今很有些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味道,眼睛朝天看,看不起一般人。
他心里有着自己的心思,便是异常不耐烦孙氏白氏给他相看的女子,直说都是些粗鄙人,不堪配为妻。
因是家中独子,打小被宠着,李成则惯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个主意极大的人。二个又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故而在家的很有地位。
待他渐大,家中各一应大事小事也都同他商量,经年下来,话语权不可谓不大。
他瞧不上普通人家的姑娘,不欲结亲,孙氏和白氏就是急的满嘴起燎泡也不敢擅自做主将孙子儿子的亲事给定下来。
于是这一拖就拖到了二十岁。
去岁冬,白氏再次试探般提起李成则的亲事,道是孙氏看中了一个姑娘,是个顶顶好的姑娘,家中在东阙开了一家酒楼,家里足有兄弟六人,人丁兴旺,那姑娘瞧着就是个有福气好生养的。
李家就一根独苗,是以对子嗣方面尤为看中,就爱那些兄弟多的人家,觉得那样人家的姑娘差不了,不愁不生儿子。
同以往一样,李成则一听就先皱了眉,脸色不怎么好看起来。
心中鄙夷,觉得祖母亲娘实在是目光短浅,他是读书人,那些个匠人小商之家怎么配得上他。
不过心中虽不满,但因一直自持读书人的身份和体面,倒不至于直喇喇对家人撂狠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