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过多久,周老爷子就过来敲门了:“苏后生,你起了没?”
“起了起了,我这就来。”苏璞一穿好衣服,又推开门,连忙向周老爷子喊道。
他们借的是村口的牛车,一个人只需两个铜板,可以给你送到城门口去。
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两个铜板都可以买个鸡蛋了,可是农户人家也很少有人舍得吃鸡蛋的。
但是相比长途的徒步走路,已经算得上是舒服许多了。
周老爷子想去付钱,但苏璞一连忙拦住,说自己有钱,又给周老爷子付了。眼看钱也付了,周老爷子才作罢。
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城门。
这里是一座人声鼎沸的城市,确实不负它交通枢纽的地位。
它看起来和苏璞一在现代旅游时看到的古城墙差不多,红砖黑墙,一块一块整齐地垒在一起,建成一堵堵城墙。其中城门、城楼之间由城墙相连,看起来还颇有一番气势。
周老爷子这次过来是来卖小麦的,现在正是秋天,成熟了之后,周老爷子又割了一批过来卖。
苏璞一则是还想买些精米回去改善伙食,也连忙跟了过去,
这收粮点里的小二把周老爷子带来的小麦都称了,又付了钱。
苏璞一这才拿起粮行里摆出来的几种大米,问道:“这米,多少钱一斗?”
“一斗是30个铜板!”小二看到竟然有人在询问精米的价格,忙不迭说道。
这米的价格实在是可以说的上贵了,刚才周老爷子卖了两担子的小麦,也不过才赚了四百多个铜板。
苏璞一算了算身上的钱,还是先买了两个人四五天的量。
毕竟吃了这么久的糊糊,他实在是不能忍受。
周老爷子见他买了这么多,也不好劝阻,连连叹气:“你这后生,真是不知省银。”
“精米精面的,这么贵,你也能下手买。这要是换成粗粮,可能吃不少天,精米精面一会儿就吃没了。”
周老爷子又叹了口气:“不经得吃了。”
苏璞一知道周老爷子也是为他着想,闻言只是笑笑:“没事,就买些,我还有些银子。”
两人买好了米,就和粮行小二说好放在城门口的驿站那。
这之后,周老爷子还准备去看看菜,再买些肉开开荤,苏璞一却想去书肆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他做的营生。
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于是两人就此分开,相约驿站再见。
不知道书肆位置的苏璞一找了个人问了问路,便朝书肆方向走过去。
来书肆,主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