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地与赵国之间的摩擦在去年的几场小战争后已经有了要停的征兆,赵国那边往后退了不老少,心中很忌惮陈宁。然而陈宁如今被扣留在京城的事情传到了赵国,那边便蠢蠢欲动起来,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扳回一城,很快纠集兵力在边境处陈兵。
第八十四章
赵国想要吞下晋地的野心由来已久, 从前陈宁还未被分封至此时, 两国兵力相当,大大小小打了几场下来,已经在晋地占了优势, 眼见着不消几年就能将晋地整个吞下。
谁料陈宁一来,原本还以为他是个草包王爷, 探子刺探到的消息也都是他沉溺酒色,却不想到了战场之上的陈宁会如鱼得水, 整个将晋地的兵带得变了个样子,士气十足层层推进,将原本被赵国侵占去的土地慢慢都收了回来, 还在边境形成了僵持的态势。
赵国因此对陈宁有些忌惮, 逐渐也有将这块地界放开的念头,却没想到才一年多,陈宁就被皇帝给叫了回去, 且大有回不来的架势。赵国前后判断, 这时晋地无主,内里铁定是乱成了一锅粥,而晋地的军队群龙无首,士气大减,这个时候选择进攻进晋地, 不说将晋地整个拿下, 吃下一半便能拿到不少好处。
晋地向来富庶,近年又因为航运增加了货物的商贸而越发比赵地好。赵国为了拿下晋地, 这么多年来花费的军力粮草无数,本就是亏了,已经没什么拖延下去的本钱,要么马上将晋地拿下补贴国库亏空,要么就只能撤兵,五年十年里面再无法动晋地一根毫毛。
天时地利人和差不多给赵国占齐全了,这个时候哪里还能按捺地住。
晋地的臣子的确因此有过忧虑,然而赵国君主周国皇帝却是错估了一件事情,他们以为陈宁是这晋地绝对做主的人,却没想到实际上对时局的把握与安排大多都由谢琰做主,除了武将都在陈宁手里,大部分办事的文臣都把谢琰一样当成主子。
陈宁不在,谢琰依旧可以做晋地的主心骨,连同武将都提前得了陈宁吩咐,对谢琰十分尊重,在这个时候很沉得住气。
赵国虽然陈兵,然而并没有贸然开战,只是先对晋地做试探,而后逐渐增派兵力,未曾靠的太近,却也不离太远,准备摸清楚晋地这时候的具体以后再一击重伤。
两边一时形成了对峙的态势。
这消息经过层层飞鸽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