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数了一下,“姑娘慢走。”
从布店出来,宋新桐直奔官盐铺子走去,官盐的价格比猪rou还贵,二十五文一斤。宋新桐只买了十五文钱的,然后又朝菜市场走去,又找上次卖rou的老板娘买了三斤猪板油,因着买的比较多,老板娘还送了她一个猪肚。
道过谢之后,宋新桐背着背篓就朝县城门口走去,刚到午时的样子,县城门口还没有什么人要回村,她只能背着背篓走路回去,幸好背篓已经空了,背着走也不废劲儿。
午时的太阳已经快要到头顶了,晒得人心慌慌的,宋新桐摘了些树叶子做了个草帽,晃晃悠悠的走着。
“布一百八十文,盐十五,猪板油五十四文,一共花了二百四十九文,还剩下一百七十一文。”宋新桐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好穷啊,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啊?”
现在人家送几个包子,一个猪肚子,她都高兴的要命,真是越活越心酸!
走了没一会儿,一辆简式样的马车从宋新桐的身边驶过,她眼巴巴的望着马车车厢,这古代的马车就像现代的法拉利,虽然这是低配版的,但还是羡慕得很。
顶着大太阳走了近两个时辰才走回村子里,她没有走村子中央的青石小道,而是沿着村子外围的小溪旁的碎石小路走,慢悠悠的往家里走去,没走出多远就听到了阵阵读书声。
宋新桐往读书声的方向看去,远远地能看到一座房子,五间青砖瓦房,虽然有些破败了,但还是比村子里其他住户的房子更加气派。
那就是村子里的陆秀才家?
想到那天张大叔说的学堂,宋新桐犹豫了一下朝青瓦房的方向走去,走了好一会儿才走到了学堂外面。
走近了才发觉这个青瓦房的修得挺特别的,正面是两大间学堂,从一旁的院门进去之后才是居住的地方,住处和学堂分开了,互不打扰。
学堂外面的院子里也休整的很平整,上面也不落俗套的种了几株桃树,还有两棵桂花树,树下摆了几张石桌,供给学生们玩耍时坐的。
这时正是下午申时初,还未下课,学堂里稀稀拉拉的坐了十来个小孩,正摇头晃脑的念着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能送孩子来念书都是本村或是隔壁几个邻近村子里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