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的。
赏玉的人,不见得会品。品玉的人,不见得会懂。老玉的值钱之处不止在于它的年头,还有它的典故。如眼前这位公子了解这般透彻的,实属罕见。当下也不敢再蒙混,连连作揖道。
“是小老儿眼拙了,竟然没能看出这玉石的真假。方才言语多有得罪,还望这位公子爷见谅。”
苏小王爷也大方的紧,颇为体谅的看了王掌柜一眼:“行家里手亦有走眼的时候,你眼睛长得那么小,看错了也无甚好怪罪的。”
沈衡一直知道苏月锦是吃着“鹤顶红”长大的孩子,说话慢声细语,却吐字封喉。然而这次这喉封的,却甚得她意。
禹城往来商户不少,想也知道,那些不懂行的人被这黑心老板坑了多少银子。
小老头不想失了这次生意,赔着笑脸询问道:“公子既然来了,必然是有想要的物件,不妨说出来听听,即便小的这没有,也好尽量帮公子张罗。虽说禹城商铺繁多,但一家一家找起来,也还是不如小的一人跑起来方便不是。”
这是个场面上的老油条,一句话说的一语双关,既赔了不是,又卖了人情。
苏月锦微微错过头,倒是真问了句:“刘辰方的砚石你这里有没有?”
一句话,问的古玩店老板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倒不是这东西多不值钱,而是识货的人少之又少。砚石不比玉石,寻起来费劲又不好找买主,就算有人有路子,也不会摆在这样一户偏僻小镇上来卖。
张口就这么大的手笔。。。。他斗大的眼睛在眼圈里转了转“公子要的这物事,可是明燕时候的古物了。咱们行上的都知道,大燕往后的东西,都是极难寻的。世面上有的,怕也不见得几个真品。”
他搓了搓手掌“难得公子爷开面,小老儿自然是要尽心去寻,只是若当真寻不到,您看。。。”
寻不到也想要个跑路的赏钱?沈衡低头抚着袖口上的团花,半点不待见那人。
苏月锦却随手在她头上摘了四五支簪子扔到桌上。
“这是订金,事成之后按原有的价钱翻三倍。当真寻不到,便算作你的‘辛苦钱’。”
沈衡不知道那一块破砚台能值多少银子,她只知道,桌上的簪子加在一块,少说也有三千两多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