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就有人接话问。
“嗯嗯。”先头开口那人连连点头,眼睛都圆了。
“要是真喜欢,那就留下啊,你这科努力些,但凡名次靠前了,就能留在翰林院任职,往后做个京官儿。”
“哦?这样可以吗?我还能留到翰林院?不是考上了,就回北地发展吗?”
“既是让咱们参加科举了,待遇肯定要跟男学子一样啊,京官儿怎么了?咱们凭什么就不能当?你们瞧瞧姚王爷、王大人她们,不一样站立朝堂,跟那些大官们分庭抗礼吗?咱们有什么不行的?”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都站到燕京地面儿了,我觉得咱们这些,就没有那样愿意认命的人。都背上举人功名,怎么就不能拼一拼,往好里考考呢?怎么?取中进士,回归北地,做个县令府台就满足了?我偏偏不,老天怜惜我,给了我这盛世,给了我这机会,我就要博一把!”
那接话的女子眸里似乎有星光闪烁,深深吸着气,她抬头望着皇宫的方向,“我想进翰林院,我想站在乾坤大殿里,辅佐万岁爷开创盛世,想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想己身死后,牌位被放进文英殿,尸身随葬,躺进皇陵,长伴吾君,想要得一个前头带‘文’字的溢号,被写进大秦贤臣传里。”
她说着,眼里盈盈似乎有泪,坚定而期盼,“我会拼博的,我会努力的,这一科不行,我就下科,下一科不行,还有再下科,我有幸生在这个时代,有幸站在这个地方,就没有退缩的理由。”
这一番话,她说的情真意切,引得她身旁一众女学生们慷慨激昂,群情鼎沸,她们俱都收了原本略显闲懒的态度,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招娣带来这批人,乃是崇明学堂里最优秀的毕业生,每个都有官职在身,甚至,像先头说话那两人,俱都是六品的文职,她们来参加科举,自是响应大秦国..策,重视自然是重视的,到底影响仕途,但是,要说会为此拼上性命,那肯定是不能。
毕竟,都高官得坐,俊马得骑,响当当一号人物了,哪里还会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崇明学堂的学生们,那态度多少真有点儿懒散,就像现代,明明已经硕士毕业,却偏偏还要回炉高考,当然,这对学霸来说,‘回炉’这不算个事儿,但是,观其行事,肯定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人家都已经当官儿了,进士不进士的,就是锦上添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