琊王跟随郗鉴大军南下,两天后,大军渡过长江,和陶侃为盟主的勤王大军在茄子浦会师。
陶侃是盟主,见郗鉴有琅琊王和清河公主支持,又兵强马壮,心下不爽,在琅琊王和清河公主坐在尊位上之后,陶侃让出了首座,请郗鉴上坐。
郗鉴忙推辞道:“你是盟主,理应坐在这里,我也要听盟主调遣的。”
陶侃坚持要郗鉴坐,两人互相推,最后还是清河开口说道:“陶盟主是众望所归推举而成,也是最先到达战场的将军,这个位置还是陶盟主坐吧。”
陶侃等的就是清河这一句话,说道:“微臣恭敬不如从命了。”
郗鉴坐在陶侃的下手,庾亮乖乖的奉陪末座。
倒是琅琊王看到庾亮,很是亲切,道:“舅舅来了,我的母后,皇帝哥哥,还有南康jiejie他们怎么样了?”
庾亮老脸一红,“他们……还好。我们正在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就是太后死了。
琅琊王信以为真。
石头城里,王导听路永匡术说郗鉴大军前来增援,心下一喜,说道:“郗鉴一来,大局已定,苏峻估计就要狗急跳墙动手杀我们了,事不宜迟,今晚三更就动手,保护我们出城。”
路永匡术连忙召集投靠朝廷的流民,制定好了计划。
半夜,匡术带人杀了石头城的守军,将王导等人救出去,与此同时,路永带人杀了守城的流民,打开一个缺口,接应匡术。
变故来的太快了,等苏峻带人赶到石头城时,已是城去楼空,王导和小皇帝以及大臣等人全都不见了。
苏峻气急败坏,“路永匡术果然都是反贼!早就和王导暗通曲款,我们没有筹码了,他们不会忌惮皇帝性命,一定会发起总攻,与其在被困死在城里,不如我们一鼓作气杀出去,回到江北老巢,实在不济,去投靠赵国石勒也成,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匡术路永带着王导小皇帝跑出去城,身后是苏峻叛军的追兵,郗鉴等人在外面等着接应,王悦背着小皇帝,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清河。
王悦把小皇帝交给父亲,向清河奔去,清河也朝着他跑过来,两人相逢之时,郗鉴军队和叛军厮杀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