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太费神耗力了。
刘大鹏正值青壮年,而且跑的地方多,让他去打开销路,比她现在靠赶集赚几个钱强。
当初农科园研究这个项目需要大量黄大豆,他们仓库里囤了很多,足足有几吨。所以空间实验站中最多的东西是各类品种的黄大豆,等撑过这个月,她地里面的菜也熟了。
再则,兰芝也不想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卖豆腐上,她还有更具意义的事情要做,她掌握着比这个时代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还有更优良的蔬果种子,她要用自己所学所有慢慢地改变这里的贫瘠状态。
这才不枉费她一个掌握先进技术的人重返历史一趟。
燕三娘听兰芝这么一说,自是惊喜不已,中间这个差价利润可观,只是……
“三姐,你到底还剩多少豆子啊?你要是全部卖了,今后吃什么?”燕三娘迟疑地问。
他们都是从那个苦年头过来的,粮荒的时候,大米能卖到五六块钱一斤,还没处买。
这两年土地下放了,大家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些。但谁也不敢把自己家里的存粮全部卖掉,万一哪一天又变天了,那日子怎么过?
“这个我自有主意,你不用担心,就问你愿不愿意做这个买卖?”兰芝说。
燕三娘哪里有不愿意的?当下连猪草也不打了,就和刘二娘把豆腐泔水抬回去,找大鹏商量这事。
第二天,兰芝就做了六七十斤豆腐,让他们拿去城里卖。他们这种偏远的农村卖不起什么价,买的人也远没有城里多。
兰芝以两毛钱一斤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刘大鹏夫妇拿去城里至少要卖到四五毛钱,这笔生意是准赚的。只是他们这里离县城太远,要从晚上就开始走,第二天清晨五六点才能到。
兰芝自觉自己走不了那么长的夜路,上次去雷风崖救小梅回来,她都累得要死不活的。要是再背上几十斤豆腐,简直就是要了她这一身脆弱的骨头。
刘大鹏第一次担去城里很快就卖完回来,他卖了近三十块钱,除去兰芝那十多块成本价,也还净赚十来块。
像他们生产队的这些人家,家里能够拿出几百块钱的,都算是非常富足了,吃不上饭的人都多着呢。一天净赚十来块这种事,刘大鹏以前想都不敢想。杨老大在地铁上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