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见。毕竟, 要让李昊将真神请出来, 也需得让人亲眼见见真东西。
一个小型的宴饮,来的多是李家人和马家人,又有城中的幕僚, 也算是济济一堂。马家太爷最是积极,放言许先生乃是他的救命恩人,不来的便不给他面子。
顾皎本想给‘许慎先生’设计一个亮眼的出场, 可李恒却开口了。他道, “你甚也不用做, 先生都安排好了。”
她好奇得要死, 问怎么准备的。
李恒就笑,道,“自许慎先生出手那日, 哪一桩不是在安排中?”
顾皎略一回想, 果然如此。
‘许慎先生’一来便救了马家太爷,那之后便专心研究病情, 回绝了许多人的邀请。他不见人,不会客,连郡守出面也多半是不行的。如此, 便给人一副高人的印象, 无形中抬价了。好容易能见得一面, 又有马家太爷放话作保,请的客人也是个个有来头。现今社会,出一趟远门不容易得很,和某个高人会见一次更是困难。一年只得一两次的清谈机会,当然是万分期待了。
想得清楚后,不禁感叹其实古人才当真是营销的高手。毕竟幕僚和谋臣要货卖帝王和诸侯,套路就不能一般的浅显。卖家先得有智力上的优势,搞一个代表作出来,作价高高挂起;再来一些同窗或者亲友抬轿子,将格调保持住,顺便帮忙四处推荐;当买家看上这货了,有心询问,便不能轻易被寻见。毕竟,容易到手的都不太珍贵,需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寻访,有付出才会珍惜。如此这般,卖家和买家终于见面,就该是互相面试的时候了。双方都要显出自己的本事来,如何方成一段君臣美名。譬如后世人均知的‘三顾茅庐’‘卧龙凤雏’等等,仔细分析,都是相当成功的营销案例。
果然,到了那日,如脂的会馆上下四层,热闹到极点。然李恒和顾皎都到了,魏先生和许慎先生却依然未到。
顾皎心里嘲着他们弄鬼,自带着李端和诸位夫人小姐去侧厅烤火、吃茶。她们坐在温暖的火炉旁,隔着轻纱屏风看着外面的正厅,既透又不太透,听什么都是方便的。
李端用扇子挡了口鼻,“先生怎还没来?”
“不知,”顾皎也有心帮人抬一回轿,便道,“先生日日忙,轻易不敢打扰他。”
“忙些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