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同时,长安城郊一个小村落内,有一聪慧青年郑氏,名隶康,胸怀安定天下大志,游历之际结交两位至交好友,一人名千语,身强体健,武艺超群,一人名林楚,饱读诗书,智谋无双。
三人一见如故,并在经历数次磨难之后结为异姓兄弟。
结拜后,郑隶康将心中推翻吕朝乱政,重定天下之心诉诸两位兄弟,千、林二人亦对吕朝不满多时,三人一拍即合,遂以郑隶康出生的村落为据点,招兵买马,揭竿起义。
一时之间,天下云集响应,众豪杰并起而伐吕。
终于,大吕历三百五十九年夏,吕朝没,大郑出,郑隶康黄袍加身,建大郑朝,称——郑元帝。
郑元帝登基之后,封赏武定天下之间出力最多义兄千语为武官之首,官居正一品大将军,将自己的帝号“元”赐与千语做为封号,称“开元大将军”。除此之外,更赐千家新的姓氏为“阡”,寓意“普天王土皆为孤与阡卿所共有”,誓有生之年,决不相负。
千语感激弟零,誓此生当竭尽全力为元帝守八方国土安宁,奠基万世太平。
同时,为元帝立国出谋划策最多的林楚也被封为正一品相国,位列文臣之首。其余在大郑开疆立国大业中有所贡献的文臣武将也一应封官加爵,不在话下。
不过,有心人不难发现,或许是因为郑元帝本身尚武,也或许是因为与千语相比,林楚的性子要显得沉稳内敛许多,反正元帝对林相国虽十分看重,但是却不如对开元大将军亲厚。
正一品文臣之首的官级虽也贵不可言,但比起千语又是赐姓——还是赐这种意义非凡的姓氏——又是用自己的帝号给他做官位的封号这种前无古人的无上荣宠,一个相国的头衔就显得有些寒碜了。
郑元帝初登大宝之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强行占领了吕朝皇宫,但是也因时间大过苍促,吕朝的一些皇族亲眷还尚未来得及处理,为避免人心浮动,元帝对于前朝的遗臣也只是采取怀柔招降的政策,并未一味清理。
大部分朝中臣子受元帝感化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告老还乡,还有一部分——这一部分官员中长安本地官员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大多是外放官员——拒绝交出官印,也拒绝与元帝派去的新官交接,甚至组织当地的民众和护卫军队一起进行反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