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内,比赛过程中众派弟子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大会会组必然不可能全程监控到。这就意味着,这场比赛,是完完全全可以请外援的。可以从会稽的书店、馆藏中找故事线索信息,可完全可以向当地居民询问……方法有很多,就看你怎么用罢了。
“这个比赛方式倒是有点意思,是谁想出来的?”
在距离大会会场最近的一家酒楼包间里,一位身着江南绸缎庄最新织就的锦缎制成的衣袍的中年男子,随意坐在上位,透过屏风看着楼下的武林大会会场饶有兴趣地发问。
“回……老爷,据下……据属下所知,这次大会主要环节的策划工作,应当都是由现在站在会台上主持的那位青年人安排的,这寻宝的主意,应当也是他想出来的。”一位同样穿着不凡、样貌威严,年纪略大的中年男子,弓着腰,立在华服男子身后,垂着头恭敬道。
“哦?此人是谁?”
“回老爷,此人只是江湖中人,一介白衣,乃是本地一个名叫‘云水楼’的宗派弟子。”
“江湖之中竟也有这等人?”华服男子来了兴趣,“孤……我观他品貌不凡、言辞清晰、进退得宜,倒是比一些朝中大臣气势还足,若是江湖之中尽是这样的人,我大郑,怕是危矣!”华服男子眼眸微眯,全然不带笑意地玩笑道。
“这,微臣……属下以为……”听得华服男子这么一说,站在一侧的中年男子顿时头上直冒冷汗。
天威难测,这个问题他怎么回答都不对。若是顺着华服男子的话说,就是承认了那些江湖中人比朝中官员还要条件还好,那岂不是说皇帝选拔大臣的眼光不行,自身能力不行,导致朝中腐败?若是不顺着他的话说,岂不是说堂堂帝王看人的眼光不准,被旁人的表象迷惑,还不如他这个一郡太守头脑清晰?
“微臣以为,陛下内政修明、明察秋毫,知人善用、气度恢弘,远非旁人所及,大郑有陛下在,自当国泰民安,任何宵小都不足为虑。”李太守想了半天,总算憋出一句听起来马马虎虎过的去的回答,偷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没错了,这个恭恭敬敬站在一边的,就是会稽郡的太守,李德泽。而能让他这样恭恭敬敬站在身后小心服侍着的,也就只有大郑的天子,当今的皇帝,郑同帝了。
同帝六月初带着自己的护卫人马从长安出发,奔赴江南。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