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能够体会到家里头的变化。
父亲成了举人,母亲便不用再做绣活了,那时候母亲的眼睛已经熬得快不行了,很多东西隔远了就看不清楚,绣活也越做越差,早就已经跟年轻的时候没法比了。
不过,尽管如此全家人都还是很开心的,包括母亲,夫君中举之后,一家人都从苦水里头熬出来了,日子特别的有奔头。
他从小就把父亲当做自己的榜样,小时候读书苦,家里头的银钱实在不多,在八岁之前,他都是跟着父亲读书的,一直到父亲中了秀才,家里头的银钱才没那么紧巴巴的了。
等到父亲中了举人之后,日子那就更好过了,好过到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觉得自个儿是活在梦里头。
正是因为在父亲身上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的读书,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最终二甲及第,他做到了父亲当年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了,他跟父亲幼年时的条件还是不一样的,父亲七岁才去私塾读书,家中根本就无人能够做到父亲,再加上日子过得苦,父亲年幼读书的时候,肯定也没办法特别专心,总还是会记挂着家里头的。
跟父亲相比,他从小到大的条件可就要好太多了,这也多亏了父亲和母亲,多亏了当年勒紧裤腰带都要供父亲读书的祖父和祖母。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父亲成了举人之后,整个魏家的门庭都改换了,他们这些魏家人自然也都跟着沾光受益,包括村子里头的人也是这样,有一些人其实跟他们家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了,但是照样能够从中得益。
魏家村出了一位举人,众人就仿佛是有了倚仗,不必担心被旁的村子欺负了去。
这也是家族的重要之处,通过血缘连接起来的家族关系,比什么东西都要牢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多大家族的旁支子弟,家里的田地没见得比他们家多多少,可就是因为有家族的底蕴在,家里头的藏书比他们多,小孩子读书的时间比他们早,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这些人更有门路能够得到名师的教导。
在步入仕途之后,那就更能够体会到家族的重要性了,父亲在官场上没有能够帮衬的人,所以哪怕好不容易才考到举人,好不容易才做了官,可是一直到老了的时候,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