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的,老夫人若是心里头不舒坦,大可找陛下理论去才好!”
“理论?”崔氏的声音一下子尖锐起来,“如今安王出事,虞老夫人莫要以为靠着皇后娘娘这颗大树便是万事无忧了,你莫要忘了安王妃可是你们府上出去的姑娘,倘若陛下那日记着这事儿,总归是有找你们府上秋后算账的时候!”
崔氏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谓是底气十足,也不知她暗地里究竟是得了个什么样的消息。
毕竟安王妃在安王造反那日便早早就回了娘家,后来安王被囚,王妃的娘家也是递了和离的书信。
更何况,安王妃嫡亲的jiejie可是当朝皇后,王妃虞安王又无子女,陛下心善,这事儿在一众贵妇看来早就算是翻篇了的。
再说了,安王妃回了娘家,就算是一辈子不嫁,虞家也能养着。
这虞家手上虽没有什么实权,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
但虞家百年大族,上上下下都是极有底蕴,家中长辈和善不说,就连府里头的阴私都是极少。
虞家如今还有一位未娶妻的虞家世子爷,这一次春猎,汴京城中,可畏是半数人家都是冲着那位虞家世子爷来的。
毕竟希望自家女儿日后过得好的,谁不想把姑娘嫁到虞家去。
因着虞家那位未成亲世子爷的关系,虞家凉棚的位置,这明里暗里的可不知有多少人家在暗地里盯着。
崔氏这一通话,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便在场间传了个遍。
众人看向宁国公府的目光都带上了思虑,毕竟宁国公府上的老夫人崔氏,谁不知道是厉害的。
当年安定侯家嫡女嫁到府上,孩子才不过六岁就突然暴毙而亡,这事儿再汴京城里,早就传了个遍。
后来那位夫人去了之后,府上唯一的嫡子嫡孙,据说还被府里头不容,小小年纪便送到了边陲,死活不管。
等到了孩子二十岁到了要说亲的年纪才把人给接了回来。
时晏昭廷回来的时候,众人都在想,也许宁国公府接回来的不过是在乡野长大的少年而已,也不知是哪个倒霉的人家要把嫡女嫁到他们府上去。
只是,谁也想不到,这宁家看着歪瓜裂枣的家风,边陲养出来的那个孩子,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