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思想,吓了一跳,拎起信封看了看。“这么一打纸呢,倒是有点浪费。那我拿去卖废品吧。”
“也行。”废物利用也挺环保的,算郑长平能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
陶秀兰拎起信纸,放到了外面客厅柜子下面,那里还夹杂着一些沈雪青以前的草稿纸之类的,预备着等收废品工人上门呢。
陶秀兰看到废纸堆,想起来丈夫之前交代的事情。女儿考上大学是一件大喜事,不光光是乡下要请客,城里最好也摆一桌,散散糖。
于是陶秀兰转头问:“乖乖啊,到时候我们请客吃饭,你有没有想请的同学啊?还有你的各科老师和班主任,你写个单子,mama去请人家一起来吃饭。”
沈雪青头皮发麻。她现在哪里还记得自己的高中老师每一个具体叫什么?
害怕陶秀兰继续追问,自己露馅。沈雪青干脆抓起钥匙往裤兜里一塞,准备避避风头。
“妈,我出门去逛逛!”
“哎你等等!”
陶秀兰追出来往女儿手里塞了水壶和包,嘱咐她晚上早点回来。
沈雪青点头,一溜烟就下了楼。
重生回来,她还没有好好逛过街呢。
1999年,街上多数还是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绿化带也很简陋。
五金店的师傅坐在门口做活,火花滋滋往外冒。熟菜店的老板娘撑着头要睡不睡的,看到有人来了才打起精神。修自行车的老伯一般呆在拐角,没客人的时候会和报刊亭的老板吹牛闲聊。
这一切在沈雪青眼里,都熟悉又新鲜,看的她眼花缭乱的。
走了一路,沈雪青热的直冒汗,拿出水壶喝了一口,才佩服起陶秀兰的先见之明。
1999年的街上没有随处可见的奶茶店和便利店,没带水的路人在大夏天是很难熬的。
运气好的话,路边会有卖甘蔗的小摊子,还会有从冷库批发了冰棒沿途叫卖的自行车。一些路边小吃店里也有酸梅汤卖,但是这些都不如白水来的解渴。
最重要的一点是,沈雪青总觉得这些都不太卫生。
咕咚咕咚灌了个爽,擦擦头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