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酆王招兵买马的动作越发肆无忌惮起来,蠢蠢欲动,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举兵北上。
也难怪卫珩要在这时赶来黎州,只怕他知道的消息,要比她更惊人一些。
在这一刻,宜臻竟然完全没有待嫁姑娘的羞怯和惶恐,脑子反而全是朝堂局势。
“太太。”
有婆子急匆匆地从院子外赶了进来,面上带着薄汗,许是走的急了,说话还有些气喘,“太、太太,不好了,外头、外头......”
“外头怎么了?好好说。”
“外头来了一大帮的人,说是京城来的本家亲戚,其中还有老爷的亲娘,还有说是您的弟妹.......”
这婆子的话虽然粗俗,但十分明了。
祝二太太的心一下就沉到了谷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52章
通传的婆子虽然着急忙慌的,说的话却并无错处。
确实是京城的祝家来人了。
不,应该说,是京城的祝家全来了。
浩浩荡荡几房人,足足费了三辆马车两只骡子,塞得满满当当的,就停在通判府的正门口。
真是好大一阵仗。
所幸这片儿住的都是黎州的达官贵人,平日里街巷间往来的人不是很多,此时又未到节假日,也非下朝的时辰,不然往后大半月,满黎州城议论的新闻,怕都是今日通判府的这桩事儿了。
也不为别的,而是祝家这几房人,实在也太过新鲜了一些。
从京城到黎州,陆路与水路交互不断,本应该轻车从简,若真有什么要紧事儿,按照高门世家的作风,也该只打发个主事的人来才是。
可宜臻粗眼一瞧,不止几房的主子,竟然连主子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和小厮们都跟着来了。
行色匆匆,蓬头垢面的,身上的衣衫应是许久未清洗了,蒙上了一层旧灰,仿佛是什么千里迢迢来投奔亲戚的穷苦逃难人家。
宜臻长到如今十几岁,从未见过祝家下人这样的相貌。
不说旁人,就说头一辆马车旁跟着的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