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郎的婚事,只说豆娘三姐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了一会门,立即在庙前街这一代五六个胡同里有了反响。众人都知道李家新收养的那个女儿长得极漂亮,只是都13了,急着说亲。
一时,有些糊涂人家就有了糊涂想法。
隔着两条街的路桥胡同里有一户人家,家主姓彭,单名一个刚字。彭刚父亲原也在衙门里当差,因犯错被革职。到了彭刚这一代,家里没有正经差事,只能从郊外贩一些时蔬送往酒楼,风里来雨里去,家里条件一般。
彭刚的婆娘于氏是个泼辣货,专爱占人便宜,整日闲磕牙,东家长西家短。夫妇二人养有2子,老大都18了,还没说亲,老二14了,按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于氏听说了豆娘的事,顿时蠢蠢欲动。
按于氏的想法,那豆娘都13了,一般人家这么大年龄,早就说亲了,再不说亲,只得在家当老姑娘。不过,这女娘虽说年级大了些,好在长得好,李家又有正经差事。说不得,她能捡一捡这便宜。
于氏说干就干,第二日就请了个媒婆,舍命般出了3钱银子,让媒婆上门提亲。并交代媒婆,等说好了亲,还有更多的谢媒钱。
这媒婆听她说的天花乱坠,以为两家相互有意,想着等说好了亲再要谢媒钱。信心满满登李家门去了。
媒婆一进门,拉着肖氏的手就一叠声的道喜。
肖氏一听说是彭家来说亲,立即心里不喜。她是听说过于氏的名声的,原以为不过好吃懒做碎嘴而已,没想到办事情这般不靠谱。好歹先找个相熟人家的妇人上门探探口风,等两家都有意了再谈下一步,哪能一上来就让媒婆来的。
张氏这时候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妹子啊,大老远的来,进屋喝口茶,咱们一起说说话。她们小孩子家家的,和咱们说不到一起去。”
媒婆忙道:“老嫂子好啊,老嫂子这般知礼,家里孩子定是好的。”
等张氏细细说明了,媒婆才知于氏这傻婆娘坑了她。顿时气急,忙道歉:“老嫂子原谅则个,是我冒失了,原该问清楚了再上门的。”
张氏仍旧笑眯眯的,“大妹子说哪里话,谁还能长个前后眼呢,以后少与那憨婆娘来往就是了。”
媒婆怕坏了自己的口碑和李家女娘的名声,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