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荣塞进军需处,自己的一干堂兄弟们,他也不遗余力的往外推荐。
赵世康还在干以前的差事,不过已经成了管事的。大房赵世彬原来在京城有名的木器行做大师傅,赵世简把他活动到了工部做一名九品小管,专管皇家园林建造。虽然挣得银子没有以前多,但好歹更体面一些。二房两个兄弟也各有去处,只有大房鹏哥儿四房的独子礼哥儿还在读书,故而未做安排。
此次乔迁宴,其余三房人都主动来帮忙,好在赵家下人也多,故而虽然忙碌,却并非无序。
为了使客人尽兴,李姝还请了两班戏。前院一班,后院也请了杂耍,都是些小女孩子,倒不会违了规矩。
热热闹闹了一天,总算办完了乔迁宴,赵世简夫妇算是正式在平康坊住了下来,日常与左右邻居也常有走动。
此后,赵世简每两天回来一趟,李姝在家里打理家事,维持各路亲戚之间的往来,同时还要与各家官夫人们来往。
李姝才搬了家,肖氏那边虽然没换宅子,却把左边的小宅子买了下来。那家人要换房子,手里不宽裕,要把家里这套小两进的宅子卖了。
肖氏立刻拍出银子买了下来,然后把小宅子的大门封了,两边前后院都打通,家里一下子宽敞了一倍。
肖氏还住正院,左跨院留给李承业一家子。买过了宅子,肖氏见两个儿子都不在家,也懒得办宴席。只有李姝和丽娘姐妹两个,各自带了丈夫和儿女,回家陪老父母一起吃了顿饭。
日子呼啦啦地过,到了秋天,玉娘挣扎着生了个女儿。女儿才满月,她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帮着李姝打理家事。
李家那边,三郎下场考秋闱去了。
几场考下来,他不负众望,虽然未中得解元,名次却非常靠前。李家给他办酒席,他始终淡淡的。
中了举人没多久,三郎再次提出要出门游学。肖氏怎么肯,二郎一家四口都出去了,只有三郎在家能给她一些慰藉,他若走了,自己要怎么办?再说了,游学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你就算顶着个贤妃亲弟的名头,可外头的土匪贼人可不认你是谁,烧杀抢夺,什么不干。
肖氏死也不答应,李穆川不置可否。
哪知道三郎自己留下一封书信,带着顺宝和自己的一些私房银子,随意包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