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知府为掩盖事端,将李王二人捉拿归案,并判决秋后处斩。李华、王安妻儿奔走申冤,众多深受暴政之苦的百姓也纷纷站出,或编歌谣,或说戏书。李华王安之事经口耳相传,最终传入天子耳中,天子下令丞相督促彻查。丞相廓清真相,惩治了淳安一众官员,免去了李华王安的牢狱之灾的同时,也减免了淳安三年赋税。
优伶登场前,台下观众议论纷纷。
“听说这个戏的原型就在咱们隔壁的建宁县呢。”
“这个我知道,但'李华'好像还在吃牢饭?”
“没办法,戏归戏,现实归现实,两码事。”
“……”
幕后,优伶们忙于上妆更衣,紧锣密鼓。兵荒马乱之中,俩男人偏坐一隅,共同翻看一本簿册。
“瞧瞧,接下来一个月的坐席都售罄了,师傅,宝刀未老啊,首次cao刀的故事就能大卖。”
寻壑风轻云淡:“多亏了你的指点跟宣传。”
沙鸥撇嘴摇头:“那倒未必,主要是你这故事戳中观者痛点。现实不能实现的事,戏里越是大快人心,就越受追捧!”
“或许吧。对了,灵修,接下来还有件事我要跟你商量。”
“师傅跟我客气什么,但说无妨。”
“趁着故事大热,我想让四喜、贺春、庆昭也扮演这个故事,你看……”
“师傅,不必征询。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我定然尽全力支持。”
沙鸥当年仗着寻壑的信任,诱拐寻壑签下了以沈府名义保释邬家长子的文书,引燃了寻壑沈越决裂的导火索。事后寻壑未曾责怪,但沙鸥兜兜转转得知寻壑独自承下了猜疑与驱逐。愧疚之余,沙鸥发誓今后凡是寻壑的请求,自己都将无理由支持。
当然,这份全身心的支持,还源于沙鸥清楚,寻壑比谁都更看重分寸。
台上,正在上演的是《哭魂》一折。大致是讲李华王安妻儿诉求无门,李母鬼魂挣回人间,与弱妻幼儿一道,控诉淳安吃人的苛政。
扮演李母的老旦唱道:
“官员‘好’,衙门‘好’,弄得百姓吃不饱;卖掉棉衣交捐税,晚上睡觉滚稻草。”
人间冤情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