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教导成材。依我看,我们就清净自在地过日子,对观潮、幼微好一些,帮观潮当儿子心疼着,就什么都有了。”
徐夫人思忖片刻,“倒也是这么回事。”
认真说起来,丈夫没做错过什么事,也没做对过什么事,她亦如此。
丈夫助纣为虐,她的责任也不小。
到如今才清醒过来。
晚了。
不,不晚。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往后,还会有外孙、外孙女。
前路,自有如意光景可期。
.
原本,徐如山另立门户的事,定会成为帝京锦绣圈中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他一向是运气好的人,这关头,孟府兄弟两个的矛盾,在庙堂上清晰地呈现:
几名官员持续弹劾太傅长兄治家不严、教子无方,且有收受贿赂嫌疑;
两广地区官员闻讯,其中几个跳出来,上折子为太傅长兄鸣不平,弹劾孟观潮目无尊长,自幼便与手足不睦、明争暗斗,更不乏对兄长拳脚相向的情形。是以,那些弹劾太傅长兄的人,必是太傅授意。
——太傅后院儿起火了,这样的热闹,不论心里相信谁、质疑谁,都会兴致盎然地观望后续。
除了皇帝。
皇帝要头疼死了。
他是觉得,名门望族的情形,与皇室相仿,平日里,自然要以和为贵。
不同的是,皇室之中,关乎立储的事,难以避免争斗引发的腥风血雨。
可名门望族不用吧?尤其孟府那样的门第,想要什么,商量着来,他这皇帝还能不给么?
不应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甚至于,手足争斗演变成了官员的争斗。
太反常了。反常即为妖。
这样说来,太傅与兄长不合,是不是由来已久?
皇帝满腹疑问,却都压着、忍着,不问孟观潮。
他是清楚,四叔从不肯谈及家事,愿意说起的,只有太夫人或四婶婶,但也只是三言两语打发他。
那就问别人。
如今,下午他习武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金吾卫几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