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到手的钱,程奶奶不禁想起好几年未归的二儿子,“茂山都好几年不回来了,也不知道他在那里过的咋样?你说他也不说带孩子们回来看看,我还没见过他给我生的孙子孙女。唉,老二一去好多年了,中间才回来两趟,你说他就不想家?”
“好男儿志在四方。老二那么能耐,都在那边当上军官了,还能过得不好?你也用不着太挂心。”程爷爷虽然这么说,可心里依旧不好受。
当初二小子上完初中,还想去县城上高中,可是当时正赶上战乱年代,他怕儿子出去小命不保,没有让他去。
再后来,程茂山偷偷报名参加八路军,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他们家后来因此还被评上光荣军属。可程爷爷程奶奶怕啊,生怕哪天传来二儿子牺牲的消息。好在二儿子平平安安活着回来了,后来被派边境那边,一年到头难回来一趟。十几年从军过去,期间老二只抽空回来过两次。
程茂才分到边境后,在那边安家立业。虽然不经常回家,但他经常家里写信,偶尔寄钱,还寄过几张照片,每年过八月十五和过年都会给爸妈寄东西回来。
不是程茂山不想回家,只是因为回家交通极不便利。他从家出发,坐车到市火车站就得花大半天时间;完了坐火车中途还得转车,一共要坐七天八夜,才到老家省城。再从省城赶到家,又得一天时间。大人坐十几天的车都得蔫巴了,孩子更受不了这个罪。所以程茂山还没有带他媳妇和孩子回过老家。
程奶奶深深叹口气说:“也不知道咱活着的时候还能见茂山几面?”
程爷爷:“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争取多活几年,还能见不到儿子?只要茂山在外面没生命危险就行。几个儿子中,可就茂才最出息,不能耽误他。”
程爷爷总盼着儿孙成才,可惜赶上的年月不好。要是当初狠狠心把几个儿子供出去,早都吃国粮了。可是在生命和成才之间,他还是选择然儿子们保命。
入秋后,地里的玉米、地瓜、大豆、高粱等相继成熟后,村民们又开始忙活起来。虽然秋收没夏收那么紧张,可从收割到播种,中间经过好多道工序,忙起来也不轻快。
玉米地里,得先用镰刀把玉米秸秆一颗颗割倒,后面的人把玉米掰下来凑成堆,然后装到麻袋里运出去,完了最后还要把玉米秸秆运出去垛起来,给生产队里的牛马当口粮,有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