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一路上看到落后的村子、泥坯的房子,还有尘土飞扬的土路,脸上忍不住露出嫌弃的神色。她悄悄凑到卢美玲身边说:“早知道就不来乡下了,看样子咱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她在心里暗暗琢磨:回头一定要跟爸妈写信,争取让他们想办法把她弄回去。
董倩还有个弟弟,碰巧也赶上一起毕业了。按规定,两姐弟之中有一个可以留在本市,经过董家爸妈的讨论决定,还是岁数大两岁的董倩下乡,等以后有机会再把她弄回城去。
董倩以及她爸妈现在还不知道,来到乡下以后,想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村上和知青办单位开的介绍信才能回家。
不仅是董倩,其他人也没意识到想再回城不容易。
不过来都来了,他们只能暂时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有啥想法以后再说。
村干部早已接到镇上的消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们安排好院子。村干部估计谁家也不想外人去住,就把知青们另外安排到一个院里。
不过那地方是个破院子,有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木窗上挂着破窗纸,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里面有个土炕已经塌了一角。因为要安排知青,村干部已经组织人把土炕修好,窗户也给订上塑料布,天冷时可以挡风。这么一弄,就是屋里光线暗了点,但是暖和。
院里还有个茅草搭建的棚子,棚顶有好几个窟窿,要是想用棚子的话,估计得修葺一下才能使用。不过帮忙修房子的村民只给他们修好正房,没管那个破棚子,知青们想用,估计得自己想办法。
不管房子咋样,新来的知青们再不满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住下去。他们刚到这里,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新生活。
像董倩这种特别嫌弃乡下条件不好的知青,非常后悔来到乡下,他们想回去,就去找知青办,但是人家不给开介绍信,知青们根本没办法回城,都给卡在了乡下。像离家远的知青回城必须坐汽车或火车,没介绍信根本没法买到票。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下乡容易回城难。
知青们想回家,要是家里有门路还好,没门路的只能等了。
七彩在师傅那里呆了几个月,到了腊月初,回家时便从爸爸那里得知一个消息。
程茂林:“七彩,咱们村给人看病的刘大爷,上房扫雪不慎摔了一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