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叶谨瑜有点发懵,他没想到这边会有这么多人在,士卒还在不断从各处门中涌入;在盔甲哗哗哗的碰撞声中,大殿中一下子就挤满了人。
不过面对这些人叶谨瑜已经不再那么害怕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李渊身边,李渊必然会保自己。
果然,李渊看到神人有些受惊后,连忙一挥手,道:“此神人乃我大唐之福星也,诸将不可造次;速速退下!”
皇帝的话犹如打了浴缸的阀门,又一阵哗啦啦的盔甲碰撞声,禁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大殿里再次空荡起来。
看着给自己解围的皇帝,叶谨瑜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打招呼;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用怎么称呼皇帝。叫李渊?人家年纪这么大了,就算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普通老人,直呼其名也不礼貌。叫陛下?还是叫大唐皇帝?大唐天子?做为一个生在九零后,长在新世纪的现代青年,这种叫法给人一种好奇怪的感觉。
算了,入乡随俗吧。叶谨瑜学着拱手向李渊微微弯腰,开口说道:“见过皇帝陛下。”然后又看向大殿上目瞪口呆的众人,很是疑惑的问道:“皇帝陛下,你们这是?”
“哦!”皇帝看向群臣扫了一眼,最后目光放在了还举着笏板想要汇报的大臣身上,随口说道:“今日早朝,正在商讨度量衡的事宜。”
“度量衡啊。”叶谨瑜点头表示明白,历史书上说过秦始皇搞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没想到唐朝也会搞这个。
李渊这会很高兴,看到叶谨瑜点头,信口问了一句:“神人对这个也懂吗?”
“略懂!”问的人随口问,回答的人也是随口答,只是当叶谨瑜随口回了李渊一句后,突然想到以后要长期跟大唐这个时空打交道,要不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本时空的度量方式;当然要是能统一一下两个时空的度量衡那就更好了。
于是他问道:
“陛下,不知大唐的量具都是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把皇帝给问住了,身为大唐皇帝,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管升斗小民的斤斤计较。回答不了神人的问题,只得看向阶下还站着的太府寺文官,向他求救。
那文官倒是识趣,见状立刻接话道:“启奏陛下,度量衡设置上,我大唐随隋制:长度以北方秬黍中等大的为准,长一黍为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