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出口。
再看大唐那边,大不一样,那里拥有同样多,不,是更多的土地。虽然这些土地的开发程度不够,还不像现代一样变成耕地。但是地还在那里!
眼界放宽一点,不单单是华夏故土,那些未来的产粮地区,比方说东南亚,中亚,南亚次大陆,美洲,甚至已经拥有一定文明的乌克兰,现在都等着大唐去开发。
简而言之,大唐拥有一整个世界的土地!
谁不服?
当然,相比现代社会,大唐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人口少;
人口少了虽然粮食消耗也更少,但大唐的人口已经少到影响开发土地了;特别是大唐还准备对外扩张,战争会挤占大量青壮劳动力;导致人口更加捉襟见肘。
其次,大唐没有高产的作物种子。
这个问题叶谨瑜已经在着手解决;虽然把粮种运过去再推广种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叶谨瑜相信以他在大唐高层的影响力以及高产粮种的优势,这个时间不需要太久,快的话,几年就够了。
还有一个与高产粮种配套的东西,那就是化肥!
化肥这个东西在现代社会解决很容易,甚至现代社会还有大量的产能等待释放。可是在大唐朝却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它需要一个相关的完整工业产业链;可能有些肥料比较容易弄出来,但至少在叶谨瑜看来,工业化生产肥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将就着人工肥先用着吧。
和化肥类似的农药也需要解决,没有农药的作物,碰到一点点虫害就只能看天吃饭了;高中历史书上就有说过,贞观年间就有蝗灾,还有著名的捕蝗图;总之,病虫害也是需要解决的。
最后就是机械化,这和第一条的人口少有一定的重叠,但也不尽相同;
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纯人力劳动的工作条件下,一个人能照顾的土地是相当有限。照料跟现代社会一样多的土地,大唐那边需要的人口要多很多。而且很多重体力活必须由精壮劳力去完成。如果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哪怕只是简单的机械化,也能解放大量劳动力;至少有了机械设备后,妇女也可以从事一些重体力活,能把精壮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所以,简单的机械化也要提上日程,这是解放劳动力的一条捷径!
但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