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一张黑漆红底的凤纹矮榻,上面不仅铺了皮毛,还摆放了她让宫女做的抱枕,里面塞满了来自巴蜀之地的柔软棉花。
半躺半卧在棉花抱枕上,闻着不远处青铜香炉里传来的馥郁气息,明夷的心情都渐渐和缓下来,开始重新平和聊起这些事情。
“先不说学室和百家之事,陛下,你觉得科举制如何?”明夷懒懒问道。
嬴政将手穿入她后脑乌黑秀丽的长发中,然后低头吻上,缠绵片刻后才分开说道:“甚善,朕先前还在忧心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庶民无战可打该怎样晋升,有此计足解。”
嬴政在心里盘算着。
除了之前明夷所说的,以写策论来判断是否是治国的有才之士外,还可以再加上武举,考校兵法、骑马、剑术等。
不过为了防止出现纸上谈兵之辈,最好下令来参加这科举的,必须是已在秦国当过底层小吏、了解民生之人。
还有武举,也应当先是在北地长城待过,立下功劳之士兵才可参加。
嬴政将这些想法以吏为官、以兵为将都和明夷细说,成功得到后者的连篇夸赞。
明夷是真的佩服嬴政,他真是天生的治国人才,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就算了,还思绪转的飞快,只要确定某一件事有利后,就能想出最好的对策,将利益最大化。
就好像以前在韩国看到的豆麦连种、一年两熟一样,短短几年,就已经推遍了秦国各地。
夸完嬴政之后,明夷说道:“还是现在的秦国好,推行科举之事,陛下一人即可决断。”
“此话怎讲?”嬴政问道。
明夷就大概给他讲了讲土地兼并、世家做大,把握做官权力后限制皇帝,皇帝推行科举好收罗天下英才和限制世家等事情。
所谓世家之所以能做坐大,都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奴隶够多。
而如今的秦国在这方面就非常棒了。
土地某种意义上全是国有,从高官贵族里面来讲,任一个人官当得再高,得到的土地再多,子孙一没出息就全部收回,从平民百姓里来讲,因为秦法规定某户人家一旦人数过多,就要收双倍税,所以秦人但凡一成年就急着分家,根本无法形成像样的宗族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