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拿去给爷爷和祖先看了。”
这个年代迷信是严厉禁止的。可谢奶奶逢年过节时,仍会在自己屋里用米酒与小菜供奉一番。
谢奶奶将两张录取通知书摆在桌上,对着墙喃喃道:“老头子,昭哥儿和遥遥都考上了,两个孩子的婚事我一定办得风风光光,不输给昭哥儿他爸。对了,报纸上给咱们摘帽了,地主再也不是抬不起头的黑五类了,咱们又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当天晚上,谢家又好好地庆祝了一番。村里也办了个表彰大会,大大表彰了一番考上大学的知青们。
这一年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考上的只有27万人,录取率为4.7%。而甜水村总共剩下13名知青,12个都考上了大学或大专,也难怪林大富这么自豪。更别提从没上过学,却考上了沪大的谢昭了。
程遥遥被迫挂着大红花站在台上接受表扬,要不是谢昭站在她身边,她早就夺路而逃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站在台上接受表彰的知青们喜气盈腮,站在台下的刘敏霞心情就格外复杂了。
刘敏霞没考上大学。她咬着唇,忍不住看向不远处的男人,老实巴交的男人身边站着个羞答答的年轻女人。他一边看着热闹,一边还小心护着媳妇儿。
刘敏霞狠狠一颤,被这一幕刺痛了双眼,再也忍受不住地离开了这热闹的场合。几天后,刘敏霞则经媒人介绍,匆匆嫁去了邻村。
知青们在高兴之余,并没有忘记在牛棚的恩师。
村里人一向敬重读书人,在最严峻的几年里,这些下放的老师们也未曾受过什么迫害,如今李项明和钱复两位老师更是甜水村最受尊敬的人。
两位老师一一看过眼前十二封录取通知书,双目通红:“我悉心教导你们,并不求回报。只盼着你们好好读书,将来学成报效祖国。”
半个月后。新买的东风拖拉机载着十三个准大学生,离开了甜水村。
火车站今天分外热闹,都是喜气洋洋的大学生和家属们。人人都背着铺盖卷,扛着大包小包,只有程遥遥和谢昭轻装上阵,只提着一只行李箱和一个行李袋。
程遥遥在站台上跟张晓枫和韩茵依依惜别。
她们俩也考上了大学,张晓枫以高分考上北大历史系,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