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头猪rou,周老太太把rou割开, 两三斤一块,送了几个亲近的老姐妹和本家亲戚之后, 对着还剩大半扇的猪rou发了愁。
天气大, 即便用盐腌制了, 也会捂臭放不得,要是自家人吃,又吃不完, 白送人又心疼……
最后还是罪魁祸首周燕出了个主意, 让她把rou分成一斤两斤小块的,拿给村民们换粮食。
本来这个时候投机倒把卖猪rou是要蹲号子的,但是以物换物却是允许的。尤其上水村在乡下, 你就算明目张胆的卖自个儿养的猪rou, 天高皇帝远,城里管事儿的也不大管不着。
更何况,在粮站买一斤猪rou要八毛钱搭一斤rou票, 但是周老太太一斤猪rou只要五斤粗粮就能换到。不少人家还是舍得换上一两斤给孩子们解解馋。
不到一下午的时间, 周燕帮着周老太太跑前三后换粮食猪rou。除了给自家留了十斤左右的rou和没人要的大骨头。剩余近六十斤的猪rou, 足足换了三百斤粗粮!满满当当堆了堂屋一墙角。
周老太太看着那些诸如红薯、土豆、麦麸子粗面等等乱七八糟堆成一堆的粗粮, 心里有些发愁。
家里孩子多, 虽然当年老周头分家起屋时占了大地方, 起了五间宽敞的屋子。到底底下四个儿子都各自成家,一人占了一间屋儿,还有他们自个儿的孩子挤在一堆住。这每年春秋收的粮食,就堆在周老太太老两口子的屋子里。
别看这年头人人吃穿不饱,可乡下人比起城里人好了太多。现在的土地没公社化,除了上交任务粮食,剩下的粮食你种多少都可以,反正最后都归种地人所有。
周家人勤快肯干,纵然有诸如周翠花、老四周建国偷机耍滑。到底周家劳动力多,又在十多年前自个儿在山上开了不少荒地。
这一年劳作下来,除了供一家人吃饱肚子不饿,还积攒下来了不少粮食堆在周老太太两口子的屋子里。
眼瞅着自个儿屋里都快成了小粮仓,进出都有点费劲儿,实在堆不下其他粮食了。周老太太不放心把这些粗粮堆在其他三房的屋里,怕被那些小崽子时不时的祸害偷吃独食儿。
想来想去,周老太太把主意打在周燕的身上。
自从三房两口子没了后,周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