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逐渐从大众的视野里淡化了,如果真的判决了某人以死刑的话,那么要面临的,不仅有来自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无休止的上诉,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来自社会上的人道主义者的阻止,可以说如果不是什么大案子的话,没人想往自己身上揽麻烦的。
就连彼得罗娃警官都想过要放弃。
她只是个小警察,在重逾千斤的社会舆论的压迫下什么都做不得,更别提她参与的缉拿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还目睹了完全的超自然事件,没被上面下令、强制签署高级保密协议永久封口就不错了。就算俄罗斯对待这方面的东西再怎么宽容,当在场所有的人全都被突然出现的幽灵给吓懵了、没能来得及留下些许的影像证据的时候,他们的口头证词根本就不能用作能登上台面的证据。
在深知“事情不闹大法院就不会重判死刑”的前提下,这位犯罪嫌疑人一直在积极表现,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给自己减刑。与此同时,社会上的舆论也日嚣尘上,没能亲眼见过伊丽莎白的过分惨烈的遗体的人和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要说风凉话的家伙们“联合”在了一起,一同对着圣彼得堡这一方小小的法庭施压,要是圣彼得堡的法官没能顶住压力,那怕是还真要判个几十年的有期徒刑、然后再过几年不停减刑了事呢。
每次开庭的时候,来旁听的人数都寥寥无几,彼得罗娃警官都跟伊丽莎白的父母互相脸熟了。因为当一件几乎成为悬案的案情在告破之后,几乎人人都会额手称庆那么几天,说“老天开眼终于让犯罪嫌疑人落网了”,可是落网之后的嫌疑人究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罚,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关心。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相信法律的公正性,觉得“既然能抓住那就一定能判”,可是就怎么很少有人会去考虑……
如果判决过轻了会怎么样呢?
有的时候她是真的很想很想放弃了,只是她一想起自己曾经对那位跟她重了中间名的小通灵师说的话的时候,就又坚持了下来,从内心平生出了无限的勇气,一定要把这个国家的法律所带来的足以令人欣慰的结果,呈现在这久别归来的游子的面前。
——要相信你的祖国的法律。
就是这么一句话,硬是支撑着彼得罗娃警官从头到尾地看完了这个几经波折的案子的一审二审和终审判决,支撑着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过努力,一直在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