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没法出声解释,只能先敷衍着张张:那你建议哪天开始算呢?
张张不假思索的答道:如果可以让我选,是否能从我离开目前的城市,到达帝都那天开始计算?
郝景:好,我问那姓秦的商量一下。
张张回复乖巧表情:等郝老板吩咐。
张张的脑子很清醒,既然当年她已经与许氏签订了定向委培协议,在大学读完之前没必要撕破脸。她需要稳定的环境,稳定的收入,才能安心读书,为将来谋算。
虽然当年贷款一百万,加上1.5%的年利息,现在卖了市区的房子她不是还不起。但按照协议,许氏还可以主张更多的赔偿。
她现在还没有能力自己单飞,花掉所有可支配的资产换书面上劳务关系的自由,未必真能自由。许氏集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非常广,一个敢与许氏撕毁协议的人,哪家敢用?她自己创业,没有强劲后台,恐怕不是被人挤垮就是默默无闻挣扎在死亡线边缘。
如果她选择按照协议继续,就简单多了。无非是毕业后卖给许氏十年的光阴。等还清了贷款,自己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甚至如果努力的话还能收获到一群不错的朋友,以及许氏自带的那些人脉,站在更高的起点,开始自己的理想。
这条路显然更加正大光明。
现在唯一想不明白的,是那一集装箱的昂贵“垃圾”,来的太突然。她虽然一直积极谋划着怎么将东西变现,但是她不否认在内心潜意识层面,她并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真正可以成为自己的可支配财产。
或许她只是被富人的游戏选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工具人”。从集装箱运到垃圾场那一刻起,她就只能被迫按照既定的剧本演好自己的角色。
她是被动的抗拒挣扎,还是主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躺平享受“扶贫”?以她的经验见识而言,答案显而易见。
张张在棚屋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收到了郝景在通讯号上传来的合同文本电子版。张张匆匆过了一遍内容,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不过谨慎起见,她还是会将合同拆散忽略掉关键信息,咨询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
网络上有许多半公益类的法律援助咨询,她用了一些时间,终于搞懂这个合同文本脱胎于临时演员的雇佣合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