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简单。银子从福王府搬出来,首先被送到了分巡道的衙门里。依照惯例,这样的捐款,从来都是不可能原封不动的落到捐助对象的手中,中间的流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损耗的。即使在第一步不出现损耗,第二步,第三步也一定会有损耗的。而且这种损耗还是非常灵活的,若是第一步没有损耗,那么第二步多半会将第一步的损耗一并补上。比如说,按惯例,弄到银子,而且地位最高的分巡道能分走这笔银子中的一半,也就是一万两,然后到知府那里有能分走剩下的里面的一半,也就是五千两,然后再到总兵手上,就还能剩下五千两。照规矩,总兵也会留下其中的两千五百两,剩下的两千五百再分给下面的守备之类的,如此类推,最后才能到士兵们的手上。
若是第一步的王巡道突然以大局为重,一两银子都不拿了,那会怎么样呢?嗯,若是孙知府不知道这银子的总数,他就会给自己留下一万两,要是孙知府知道总数,知道王巡道没拿,那他甚至可能直接就拿走一万五千两。而且,从此以后,王巡道就会被整个官场上的同僚视为异类和威胁。在很多时候,仅仅是不当着别人发财是不够的,因为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摘清自己,不同流合污就是威胁。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的时候,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嫉善如仇”。
王巡道自然不能随便坏了规矩,于是他非常本分地留下了一万两银子,接着便将银子转到了知府那里……最后,每个守城的五千士兵,每个人都分到了大概三钱银子。
这三钱银子事实上并没有起到什么“鼓舞士气”的作用,甚至于,因为在此之前,这笔银子曾经给士兵没带来过不小的希望,大家都盘算着“四两没有,总得有个三两”的事情,甚至都想着这银子到手了要如何花用。如今这银子突然就从三两变成了三钱。这种感觉甚至比干脆就没有这样一码事要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