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就没有一个不心里嘀咕的。不足周岁便被册封为皇太子,圣人这是有多怕后继无人?皇太子年纪如此幼小,资质品性完全看不出,不怕万一只怕一万,若日后皇太子不小心长歪,承担不起太子的责任,无论是废是立,对朝堂都是一场震动。圣人如此年轻,大婚不足三年,这么着急做什么呢!忧心忡忡的大臣们不敢去找圣人嘀咕,便不约而同的朝天子近臣项渊发牢sao。而宗亲们则一窝蜂的跑去安亲王那叽叽喳喳,话里话外都是圣人心太急,太武断,都不和他们打个商量便一意孤行立下皇太子,太过儿戏。项渊和安庆王便是心里头也是这般想,可对着满朝臣子、皇亲国戚的,也只得嘴里打哈哈哈,摆出足够信任圣人的架势,实际心底差点都骂娘。
至于第二个,大家伙心里头同样不是很舒服。圣人既已登基,自然是要广纳后宫,绵延子嗣。皇后作为嫡妻正室,爱重些无可厚非,可观圣人行径,似乎不仅如此。武安侯爵位之争暂且算齐家其余几房理亏,齐苒做为长房一脉袭爵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圣人竟然在齐苒袭爵设宴当晚带着皇后亲自到场贺喜,这就有些过了。如此抬举齐苒,又驳了臣子们请求选秀的进言,圣人这是要独宠一人的节奏啊!这怎么可以!一时间,有打算送女儿入宫博前程的家族,望风而动,四处钻营,弄得京城里头人心浮动。
至于那个赐项渊府邸的圣旨,除去几个嫉妒羡慕的暗地里嘀咕几句被项渊知晓,倒是没听说旁人还有什么不平言辞。似乎大家都认为圣人赐他那么大一个府邸是理所当然之事。项渊心动后,不免自省。论他和圣人的关系,的确要比大行皇帝要亲厚许多,且圣人颇能听得进去他的劝诫,这就导致,一有什么事,臣子们不敢去和圣人明言的,便拐着弯来烦他。朝堂大事倒也罢了,最恼人的是那些明里暗里要他劝诫圣人雨露均沾、广采秀女的。旁人瞧他简在帝心,风光无限,可在项渊心底却始终记得齐芸的那句“一门五进士、首辅手通天”的话。如今他身在局中,这句评语对他而言可不是什么溢美之词,反而令他时不时便如芒在背。任何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当权者,都不会喜欢做属下的权利过大,风头太盛。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朝代,任何的僭越,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可以说,这三道圣旨,成功叫好不容易忙完圣人登基后续一系列事宜的项渊重新忙得脚不沾地。好在熊孩子便是初登大宝,被众人明里暗里质疑,也始终坚持己见,以斩钉截铁的态度,一力把圣旨贯彻到底。虽说旨意有有待商榷的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