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个一丝不苟的大礼。“陛下即位以来,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实乃天下之福。臣毕生之所求,不过是随侍陛下左右;若能助陛下成就千秋功业,臣死而无憾。”
朕瞧了跪伏于地的人半晌,忽而笑道:“怎么连你也学别人那一套了?好好的说什么死不死,快点起来。”
谢镜愚依言起身,却不再坐下,而是立于棋盘之侧,眼睫低垂。朕估计朕和他一时半会儿都不想下棋,便让他退下了。
“……陛下,可要老奴将棋桌收好?”
朕从沉思中惊醒,见刘瑾不知何时进来了。再一瞄白玉棋盘,已是零落残局。“收进库房。”
刘瑾甚为不解:“陛下,这棋……好似还没下完哪?”
棋是没下完,但下棋的人没了,留着棋又有何用?“叫你收便收。”
刘瑾总算听出朕心情不虞,赶忙噤声,之后叫进来的几个小太监也轻手轻脚的。等人都退走,朕才拉下脸。
朕今日已经说得极重,可仍未逼出谢镜愚的破绽;既如此,只能等严同复的下一步进展了。
理智如此分析,但那双眼睛依旧不依不饶地在朕面前晃悠,逼着朕相信。换做其他任何大臣,目标都可能是谢镜愚说的那些——位极人臣,名垂青史。甚至都用不着名垂青史;活着时能将自己的画像挂进凌烟阁、死后够格配享太庙,已是无数臣子心中至高无上的荣耀。
朕想信他,又不敢信。谢镜愚自是国士无双,可谁能保证他绝无二心呢?
**
四月廿五,辛未日,宜祭祀、祈福,大吉。
朕早早地换好了衮冕,到御楼之上等着。西北军今日回都,张灯结彩、笛箫笳鼓自不必说,盛装仪仗从城门一直列到太庙再到承天门,《贺朝欢》的调子在整座兴京城中彻响。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成功……”
朕心潮有些激荡,不自觉地抓紧了身前雕花木栏。
随侍在侧的王若钧观变沉机,即刻趋前道:“陛下,臣听闻这歌声震天,必然是百姓心有所感,便自发同唱,实乃本朝之吉、陛下之喜。陛下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更乃臣等之福、天下之福啊!”
有他带头,众臣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