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葫芦娃就挺有意思。”
“哈哈,一定,小子走了,对了,老伯,那四个字您老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不过那是什么意思?”
“嘿嘿,保密,容小子卖个关子,我走了。”
“……走吧,路上小心。”老人像嘱咐自家儿孙一样。
“好唻。”
三月十四日,杨天往回走,八万辽民已经尽数到了潍县,红花商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数安顿妥当,这么多人口,等于潍县原有人口翻了一番。
“小子,你说你的家丁调教的这么好,就不再想想当个武官?如今你可是有那司礼监秉笔太监撑腰,将来就是做到总兵都没问题。”
“老伯,我还是喜欢银子多一点,再说当了总兵有什么好,还不是被那些文官呼来喝去的,我这人毛病多,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想被人管着,小子对不住老伯了。”
“哎,人各有志。”
杨天路上想着跟沈有容的谈话,老人一生戎马,确实想惜才,可惜,杨天不认为自己是个将才,他可不懂这时代那些将领那么多兵法,自家顶多会个简单的包抄。
“老伯啊,我靠的是热冷兵器结合,以大势碾压,可不是什么将才,对不起了。”杨天骑马看着路边稀疏的庄稼,低声喃喃。
。
“陶朗先如此大仁之举,竟被这些人说成是心怀叵测,乳娘,你是不知道,今天在朝会上,朕,朕恨不得给张问达他们一巴掌。”
乾清宫暖阁,天启皇帝朱由校气呼呼的跟客氏讲着这些天朝会上发生的闹剧,先是宣府巡抚解经邦三次上书请辞经略辽东,朱由校直接把他削职为民,接着是兵部左侍郎王在晋,也是上书请辞,朱由校暗地让李进忠派人警告一番,这才战战兢兢去了山海关。
登莱巡抚陶朗先收容十万辽民,如此壮举,却被那些东林党人攻击陶朗先先是有失察之罪,接着攻击他擅自挪用军粮,收容三十万辽民不让他们回辽东,实是心怀叵测,可把朱由校给气的不行,当场火冒三丈,差点就骂人了。
“校儿,消消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客氏慈爱的给朱由校顺着气。
“乳娘,你是不知道,当初他们于朕有恩,朕屡次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