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前三个月,山咚极寒,到了四月底五月初,天气突然开始极热,温度已经到了三十度以上。
兖州府滕县一处普通的村子,周边的庄稼地,稀疏的人进去,光看见人了看不见麦秆。
“贼老天,你娘个腚的,这是要把俺们饿死啊。”有村民咒骂着这老天爷。
“狗日的朝廷,有水不让俺们用,狗日的皇帝,天天吃大白馒头,俺们连个面汤都喝不起。”
有的村民开始骂开朝廷跟皇帝了,滕县离运河不远,可朝廷为了使漕运畅通,运河沿线府州县不能随便挖井打水,当然这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沿线那些有权的士绅跟那些朱家藩王,他们家的田地想用多少水就用多少水,这样两下一比较,百姓们心中更是不岔。
“狗日的贼老天,狗日的皇帝,狗日的知府,狗日的县太尊,不,县太尊个屁,狗日的芝麻官。”山咚西三府民间百姓们的怨气开始升腾。
。
“这今年的麦子算是毁了。”
马家村周边的庄稼地里,杨天一行人在地里考察,杨天手捻着一根矮小枯黄的麦秆,去年这个时候,地里的麦秆应该能长到齐腰这么高,今年不行了,马家村周边还是好的,有足够的水浇地,可这一年的天气不是极寒就是像今天这样热的人大汗淋漓,这庄稼再怎么伺候,这长势也是了了。
“阿天,怎么办,看这势头一亩地能出八十斤就算是好的了。”马红玉在一旁跟着犯愁,去年一亩地还能出一担(约一百六十斤)的麦子,今年这收成直接减半,可人口却增加了一倍,十六万人口啊,有八万辽民可是直接由杨天负责的,再加上如今为红花商会工作的得有三万人,十一万人口,这一天三顿管饱,可是极大的消耗。
马春娘把她的建议说出来“哥,要不改成一天两顿饭吧?以前大家伙一天能吃两顿饱饭,那已经够知足的了。”
“是啊,老爷,马姑娘说得对。”马瘸子跟王顺等人也是纷纷附和。
“阿天,家丁们可以一天三顿,其他的工人,我看……就依春娘所说吧?”马红玉也是同意道。
“不行,一天三顿管饱,”杨天沉声道“收成不好,咱们可以想别的办法,饿肚子却不行,”马春娘有点尴尬,杨天微笑着示意她别多想,继续道“民以食为天,咱们商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