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的次年就是会试。
会试举行的地点是京城,是天子脚下,富贵繁华,人群熙熙攘攘,果然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我送你到这儿来应试,自己倒是也开了一份眼见。”扶瑶笑着说。
也亏得阿玉能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地直闯到这京城里头来了。
“对了阿玉。
这会试看样子并非仅仅是考学识吗?
我看到与咱们住在同一栈的学子们大多都找办法去找那些个京内名儒们去拜帖行卷去了。
我是对这些并不太了解的,但你是很清楚的。这是——?”
“阿姐,”少年听了她这话,耐心地解释道:
“且不说试卷都是糊名誊抄的,举子们行卷却也与前朝有所不同。
举子拜帖,一是想与这些名儒有个交好的机会,在人脉上益处自不必说。
二来确实有希望能够得到他们指点一二的,在考前也算有些增益了。”
“是么,原来如此啊。”
少年已是举子,又是一省解元,想必从今往后走仕途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了。
“嗯……
为臣之道果然也要懂得进退得当,协调各部才行啊。
就像、就像现今当朝的三朝元老、现任太傅的原太子太保,陆秋牧陆老大人那样吗?”
扶瑶想了想,小声地喃道。
为臣之道吗……
少年闻言不语。
他一直以来努力地朝这条科考的路子上走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成为社稷之臣、国之肱骨?
是为了在他还只有几岁时就死去的娘亲?
是为了……
还是为了报答阿姐?
他眼眸微暗,随后一张脸上展露笑颜。
“阿姐,我和他人约好了今日要互相讨教些诗文策论的,所以我就先——”
扶瑶停下自己正在收拾行李的手,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假意责备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