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冲着他们的背影嘱咐一声。
听到袁衍应了声,才将目光收了回来,看着面前桌子上的饭菜,呆坐了一会儿,才好似想到了什么,从座位上坐了起来,收拾了一些,又拿了些银两走了出去。
而在京城中,萧安帼坐在自己的院子中,翻着手上的一本书,看得很是认真。
小和尚抱着萧十五坐在她旁边的位置,看她认真地的样子,有些好奇地问道:“你在看什么?”
萧安帼闻言晃了晃手上的书将书名亮了出来道:“喏,《长津纪事》,讲的是长津那边的地理风貌还有风俗习惯。”
“哦。”小和尚点了点头。
还没说话,却听到后者叹了口气,只好又扭头问道:“怎么了?”
“我这只翻出来这么一本关于长津的书,这早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书了,又没有后人辑佚改正,里面有些东西说得不全,更有些看着就是错的,这么一来,里面很多东西的真假,可就有待商榷了。”
小和尚歪了歪头问道:“为什么没有后人改正?”
“这要是据我猜测,一来长津地方偏远,难以涉足,非亲历不可记。”
“二来大梁内可写游记的地方还算是多,但实际上能够亲自去,然后动笔写下游记的人,少之又少。”
“这三来,”萧安帼眼中闪过一丝明晦不清的光芒,轻声道,“很可能是当政者,不想让别人了解长津。”
“为什么?”
“这我可就不清楚了,不过是猜测罢了,也不一定是真的。”萧安帼又翻了一页书道,“只不过看文宇候的为人,这种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你不是不了解文宇候吗?”小和尚呆呆地问道。
萧安帼沉默了一下,语重心长地教育道,“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我的推测,也不只是因为文宇候的行事的,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什么情况?”
萧安帼笑了一下道:“你自然是不知道的,现在的陛下上位之初,便重整朝廷的文崇,文阙两大文阁,命人广收天下史,地,文等善本异本,重修史书,地域及杂记。”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近十年的修文之后,长津还能够只翻出来这一本书,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